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永别了武器 - 《永别了武器》在线阅读·第四部——第 第三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凯瑟琳沿着湖走,往小旅馆去找弗格逊,我则坐在酒吧间里看报。酒吧间里备有舒服的皮椅,我就坐在一只皮椅上看报,一直到酒保来了。原来意军连塔利亚门托河都没守住。他们正在朝皮阿维河退却。我还记得皮阿维河。上前线去时,火车在圣多那附近跨过这条河。那儿河水又深又慢,相当狭窄。河下边是蚊蚋丛生的沼泽和运河。那儿有些可爱的别墅。战前我有一次上科丁那丹佩佐②去,曾在临河的山间走了几小时。从山上望下去,那河道倒像一条出鳟鱼的溪流,水流得很急,有一段段的浅滩,山岩阴影下有水潭。公路到了卡多雷就和河道岔开了。不晓得山岭上的军队撤退时怎么下来的。酒保来了。“葛雷非伯爵要找你,”他说。“谁?”“葛雷非伯爵。你还记得你上次来这儿碰到的那个老人吧。”“他在这儿吗?”“是的,和他的侄女一同来的。我告诉他你来了。他要你和他打弹子。”“他在哪儿?”“在散步。”“他身体怎么样?”“比从前更年轻啦。昨天夜里晚饭前,他喝了三杯香槟鸡尾酒呢。”“他的弹子功夫呢?”“很行。他打败了我。我说你来了,他很高兴。这儿没人跟他打弹子。”葛雷非伯爵九十四岁了。他是梅特涅①那一辈的人,须发雪白,举止风雅。他当过奥意两国的外交官,他的生日宴会是米兰社交界的大事。他眼看要活到一百岁,打得一手漂亮爽利的好弹子,与他那九十四岁的脆弱身体适成对比。我从前在施特雷沙碰见他,也是在旅游季节以后,我们边打弹子边喝香槟。这打弹子喝香槟的风俗太好了,当时他每百分让我十五分,还赢了我。“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他在这里?”“我忘啦。”“还有谁?”“没有你认得的人了。旅馆里一共只有六位客人。”“你现在有事吗?”“没事。”“那么钓鱼去吧。”“我只能走开一个钟头。”“来吧。把你的钓鱼线拿来。”酒保披上一件上衣,我们就走出去。我们走到湖边,上了一条船,我划船,酒保坐在船尾放出线去钓湖上的鳟鱼——线的一头有一个旋转匙形的诱饵和一个沉重的铅锤。我沿着湖岸划船,酒保手里扯着线,时而朝前抖它一抖。从湖上看来,施特雷沙相当荒凉,一长排一长排光秃的树木、一座座大旅馆和关闭的别墅。我把船划出去,横跨湖面,划到美人岛①,紧挨着石壁,在那儿,湖水突然变深了,你看见岩壁在晶莹的湖水中低斜下去,接着我们又朝北划往渔人岛。太阳给一朵云遮住了,湖水黑暗平滑,冷气逼十人。我们虽然看见水上有鱼上升时的一些涟漪,但是始终没有鱼来上钩。②巴罗美群岛是马焦莱湖上的一名胜地的名字。①指瑞士与意大利两国边境上的马焦莱湖。施特雷沙就在湖西。我把船划到渔人岛对面的地方,那儿靠有几只船,有人在补鱼网。“我们去喝杯酒吧?”“好的。”我把船划拢石码头,酒保把钓鱼线收回来,卷好放在船底,把诱饵挂在船舷的上缘。我上了岸,把船拴好。我们走进一家小咖啡店,在一张没铺桌布的木桌边坐下,叫了两杯味美思。“你船划得累了吧?”“不累。”“回去我划,”他说。“我喜欢划。”“也许由你来抓住钓线会转运。”“好吧。”“告诉我,战争怎么啦?”“糟透了。”“我倒不必去,我年纪太大,像葛雷非伯爵一样。”“说不定你还去哩。”“明年要征召我们这一级了。但是我不去。”“那你怎么办?”“出国去。我不去作战。我从前在阿比西尼亚①打过一次仗。完全没有意义。你为什么参加进去?”“我不知道。我太傻了。”“再来杯味美思吧?”“好。”酒保划船回去。我们到施特雷沙后边的湖上钓鱼,接着又划到离岸不远的地方试试。我握着绷紧的鱼线,感觉到那旋转中的诱饵在轻微抖动,眼睛望着十一月中的暗淡的湖水和荒凉的湖岸。酒保荡长桨,船每往前一冲,鱼线就跳动一下。一次有一条鱼来咬钩,钓线突然扳紧,往后死抖,我用手去拉,感觉到一条活蹦蹦的鳟鱼的分量,随后钓线又是有规则地跳动着。鱼溜啦。“是大的吗?”“相当大。”“有一次我独自出来钓鱼,我用牙齿咬住钓线,猛不防一条鱼咬钩了,差点把我的嘴巴也扯破。”“最好的办法还是把钓线绕在你的腿上,”我说。“那样有鱼上钩你既知道,而且用不到掉牙齿。”我伸手到湖里去。湖水很冷。我们差不多到旅馆的对面了。“我得进去了,”酒保说,“赶十一点的班。鸡尾酒时间。”“好。”我把钓线拉回来,缠在一根棍子上,那棍子两头都有凹槽。酒保把船停放在石墙间的一小片水区中,用铁链和锁锁好。①科丁那丹佩佐是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一冬季运动的胜地。①梅特涅(1773—1859),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于拿破仑被打败后,组织“神圣同盟”,极力恢复欧洲的封建统治,摧残各民族解放运动和进步力量。“你什么时候要用,”他说,“我就把钥匙给你。”“谢谢。”我们登岸走到旅馆,走进酒吧间。这天早上天还很早,我不想再喝酒,所以就上楼回房间去。侍女刚刚把房间收拾干净,凯瑟琳还没回来。我往床上一躺,什么事都不想。凯瑟琳回来后,我们又是怡然自得。弗格逊在楼下,她说。她请她来吃中饭。“我知道你不会在意的,”凯瑟琳说。“没关系,”我说。“怎么啦,亲爱的?”“我不知道。”“我知道。你闷得慌。你所有的只是我,而我又出去了。”“这话不错。”“对不起,亲爱的。一个人忽然失掉了他的一切,我知道那一定是很痛苦的。”“我的生活本来是非常充实的,”我说。“现在你一不和我在一起,我在世界上就一无所有了。”“但是我是要和你在一起的。我只出去了两小时啊。你真的完全没事可做吗?”“我跟酒鱼去了。”“好玩吗?”“好玩。”“我不在的时候不要想我。”“我在前线时就是这么办的。不过当时正有事情做。”“你像个丢了职业的奥赛罗①,”她嘲笑我。“奥赛罗可是个黑人,”我说。“况且,我并不嫉妒。我只是爱你太深,对于旁的全没兴趣。”“你做个好孩子,好好招待弗格逊行吗?”“我待弗格逊一向很好,只要她别咒骂我。”“要好好待她。想想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而她却一无所有。”“我们所有的,她也不见得要吧。”“你是个聪明人,亲爱的,但你不大懂事。”“我好好招待她就是啦。”“我知道你肯的。你太可爱了。”“饭后她不至于呆下去吧?”“不会的。我想法子叫她走。”“饭后我们回这儿楼上来。”“自然啦。难道说我想的还不是这个?”我们下楼和弗格逊一同吃中饭。弗格逊对这旅馆和饭厅的富丽堂皇,印象很深。我们吃了顿很好的午餐,还喝了两瓶卡普里白葡萄酒。葛雷非伯爵到饭厅里来,对我们点点头。陪着他的是他的侄女,她那模样有点像我的祖母。我把他的来历告诉了凯瑟琳和弗格逊,弗格逊又是印象很深。旅馆又宏大又空旷,但是饭菜很好,酒也很好,大家喝了酒以后愉快起来。凯瑟琳再也没有别的要求了。她很快乐。弗格逊也相当高兴。我也觉得挺不错。饭后弗格逊回她旅馆去了。她饭后要躺一会儿,她说。那天午后近黄昏时,有人来敲房门。①美人岛原只是湖中的一些大岩石,后来经过17世纪一位巴罗美伯爵加以点缀修建,成为著名名胜地。“谁呀?”“葛雷非伯爵问你愿意不愿意陪他打弹子。”我看看表;我临睡前脱下手表,表放在枕头底下。“你非去不可吗,亲爱的?”凯瑟琳低声问。“还是去的好。”表上时间是四点一刻。我大声说:“请你告诉葛雷非伯爵,我五点钟到弹子间来。”四点三刻时,我吻别了凯瑟琳,走进浴间去穿衣服。我照着镜子结领带时,发觉自己穿着平民服装很怪。我得记着去再买几件衬衫和袜子。“你要去好久吗?”凯瑟琳问。她躺在床上很可爱。“请你把发刷递给我好吗?”我看着她刷头发,她的头半斜着,头发尽落在一边。外面天已暗了,床头的灯光照在她的头发、脖子和肩膀上。我走过去亲她,握住了她那拿发刷的手,她的头倒在枕头上。我亲着她的脖子和肩膀。我是那么爱她,感到有点昏晕。“我不想走了。”“我不想让你走。”“那么我就不去了。”“不。去。只是去一会儿,过后就回来。”“我们就在这儿吃晚饭。”“快去快来。”葛雷非伯爵已经在弹子间里。他正在练习打弹子,弹子台顶上的灯光照耀下来,他的身子显得很脆弱。灯光圈外不远的地方有一张打纸牌的桌子,上面摆着一只放冰的银桶,冰块上突出着两瓶香槟酒的瓶颈和瓶塞。我进去往台子走,葛雷非伯爵直起身子朝我迎上来。他伸出手来。“你在这里真是太叫人愉快了。你还赏光和我打弹子,实在太好了。”“谢谢你的邀请。”“你完全恢复了没有?人家告诉我,你在伊孙左河上受了伤。我希望你现在好了。”“我很好。你好吗?”“哦,我身体一向是好的。但是我越来越老了。我发觉了一些老年的征象。”“我不相信。”“我是老了。给你举个实例吧?我讲意大利语比较不费力。我约束自己,避免讲意大利语,但是我人一累,就觉得讲意大利语轻松得多。所以我知道我老了。”“我们可以讲意大利语。我也有点累了。”“哦,不过你累的话,该讲英语比较不费力吧。”“美国语。”“是的。美国语。请讲美国语。那是一种可爱的语言。”“现在我很少见到美国人。”“那你一定若有所失。见不到同胞不好过,尤其是女同胞。我有过这种体会。我们打弹子吧?要不,你觉得太累?”“我并不是真的累。不过说说笑话罢了。你让我几分?”“你近来常常打弹子吗?”“一次也没有。”“你的技术本来很不错。一百分让十分吧?”“你过分夸奖我了。”“十五分。”“那很好,不过你还是会打败我的。”“我们赌一点钱怎么样?你打球一向喜欢下注的。”“我看还是这么办吧。”“好。我让你十八分,我们算一分一法郎。”他打得一手好弹子,虽则他让我十八分,到五十分时我只赢了他四分。葛雷非伯爵按按墙上的电铃,喊酒保来。“请你开一瓶,”他说。随即转对我说:“我们来点小刺激吧。”酒冰冷,不带甜味,品质醇良。“我们讲意大利语好吗?你不大在乎吧?现在这是我最大的偏爱了。”我们继续打弹子,停手时就喝口香槟,用意大利语交谈,不过话也讲得很少,只专心打弹子。葛雷非伯爵打到一百分时,我还只九十四分。他笑笑,拍拍我的肩膀。“现在我们来喝另一瓶酒,你对我谈谈战事好啦。”他等我先坐下。“谈旁的事吧,”我说。“你不愿意谈它吗?好。最近你看了什么书?”“没有什么,”我说。“我这人恐怕太愚蠢了。”“哪里。不过你应当看看书。”“战时有什么好书?”“有个法国人巴比塞,写了本书叫做《火线》②。还有《勃列特林先生看穿了》①。”“他可并没有看穿。”“什么?”“他没有真的看穿。这些书医院里都有。”“这么说你近来是在看书的吧?”“看一点,但没什么很好的。”“依我看,《勃列特林先生》这书,对于英国中产阶级的灵魂,是个很好的分析研究。”“我可不知道什么是灵魂。”“可怜的孩子。我们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灵魂。你信教吗?”“只在夜里。”葛雷非伯爵笑笑,用手指把酒杯转动一下。“我本以为年纪越大,一定更热心信教,但是我并没有这样的变化,”他说。“这真太可惜了。”“你死后还想活下去吗?”我问,话出了口立即觉得自己太糊涂了,竟提起死字。但是他全不介意。②阿比西尼亚,现名埃塞俄比亚,在非洲东北部。1896年意军进犯,结果失败。①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同名悲剧中的主人公,是皮肤黝黑的摩尔人,因为误听了埃古的话,杀害了妻子苔丝蒂蒙娜。奥赛罗的职业是军人。“那要看你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我这一生过得很愉快。我希望能永远活下去,”他笑笑说。“我也差不多算长寿的了。”我们坐在深深的皮椅里,香槟放在冰桶里,我们的酒杯放在我们中间的小几上。“要是你活到我这样老的年龄,一定会发觉许多事情是奇怪的。”“你一点也不见老。”“衰老的是身体。有时我害怕,怕我的一个手指会像粉笔那样断掉。至于精神,倒没有老,也没变得更聪明。”“你倒是聪明的。”“不,这是个大谬论;说什么老人富有智慧。人老并不增加智慧。只是越来越小心罢了。”“这也许就是智慧。”“这是一种很不讨人喜欢的智慧。你最珍重的是什么?”“我爱的人。”“我也是。这并不是智慧。你珍重生命吗?”“珍重的。”“我也是。因为我所有的只有这个。因此给自己做寿开宴会,”他大笑起来。“你也许比我聪明。你不做寿。”我们两人都喝一口酒。“你对战争究竟怎样看法?”我问。“我认为,是愚蠢的。”“哪一边会赢呢?”“意大利。”“为什么?”“他们是个比较年轻的国家。”“年轻的国家必然打胜仗?”“在相当时期内是这样的。”“过了那时期又怎么样呢?”“他们变成老一点的国家了。”“你还说你没有智慧。”“好孩子,这不是智慧。这是犬儒主义。”“我听起来倒是充满智慧。”“那也并不特别如此。我还可以把反面的例子举出来。不过,这也算不坏就是啦。你的香槟喝完没有?”“差不多了。”“要不要再喝一点?过一会儿我就得换衣服去了。”“我们也许不要再喝了吧。”“你真的不想再喝了?”“真的。”他站了起来。“我希望你运气非常好,非常快乐,身体非常非常健康。”“谢谢。我则希望你长生不老。”“谢谢。我已经是如此了。还有,你以后倘若变得虔诚的话,我死后请替我祷告。这事我已经拜托了好几位朋友。我本以为自己会虔诚起来,可是到底不行。”他似乎苦笑了一下,不过到底笑还是没笑,却很难说。他太老了,满脸皱纹,一笑起来,牵动那么多的皱纹,全然分不出层次。“我可能变得很虔诚,”我说。“无论如何,我为你祷告就是了。”“我一向以为自己会变得虔诚的。我家里的人,死时都很虔诚。但是我到现在还不热心。”“是时间太早吧。”“也许太迟了。我大概已经超过了热心信教的年龄。”“我只在夜里才有宗教情绪。”“那时你也是处在恋爱中啊。别忘记恋爱也是一种宗教情绪。”“你真的这样相信吗?”“自然啦。”他朝桌子踏前一步。“你肯来打弹子,真太好了。”“我也很愉快。”“我们一同上楼去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