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幽谷百合 - 面对幽谷的谈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然而我觉得,那绿岸夹护、碧波粼粼的长长水带,那装点爱情之谷的摇曳多姿的行行白杨、那弯弯曲曲的岸边坡地的葡萄园中脱颖而出的片片橡林、那渐渐远近而色调变幻的空-天际,都在表述这种爱情。您想要观赏如未婚妻一般美丽而贞洁的自然风光,请您春天来吧;您想要平复您心灵上涔涔流血的伤口,请您晚秋再去那里吧。春天,爱情在那里振翅凌空翱翔;秋天,可以在那里缅怀已经长逝的人们。”
  我们站在萨榭古堡的砂地庭院里,眺望绿油油的河谷,印证巴尔扎克的描述。
  不算开车带我们游览的法国友人S先生,我们是两个人:一个是正在攻读法国文学博士的Y女士,一个是我,《幽谷百合》的译者。我们慕名来游览卢瓦尔河两岸的古堡,萨榭古堡自然是重要的一站。
  看了一部名著,往往还要到现实里寻找书中的原型。我抱着这种好奇心,曾去古城昂古莱姆,由当地文学社负责人贝朗瑞夫人热心接待,参现了《幻灭》的背景地德-巴日东侯爵府,走进那不大的社交沙龙,想像一下野心勃勃的外省青年吕西安闻社会的情景。比起吕西安来,《幽谷百合》的男主人公,贵族青年费利克斯的命运要好上百倍,只因他遇到了这幽谷的百合花,他的守护神亨利埃特-德-莫尔索伯爵夫人。

  我和Y女士在初秋晴朗的一天,前来幽谷凭吊。我们伫立的地点,正是费利克斯-德-旺德奈斯子爵初见意中女子居所的地方。秀谷媚峦,在阳光下绿得发亮,仿佛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和一个二十八岁的少妇流露出的欲念的闪光。正是这种闪光,给这幽谷增添几分神秘而圣洁的气氛。
  “巴尔扎克这么多小说,你为什么挑选了《幽谷百合》翻译呢?”Y女士问道。
  “因为我认为,这是巴氏最动真情的一部小说,”我答道,“独有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一首哀歌,一部史诗。其他小说都是现实主义的;惟独《幽谷百合》是理想主义的。你的博士论文写巴尔扎克小说中的女性,德-莫尔索夫人也算其中之一吧。”
  “是重要的一员。巴氏善于写三十岁左右的女性,他认为到这种年龄的女子,感情更加深挚,思想更加成熟,既尝过幸福,也吃过苦头,但是仍然满怀强烈的愿望,珍视美好的情感,还能不自觉地流露出青春的激情。她们比起少女或少妇来,别有一种风韵,魅力更含蓄,也更丰满。”
  “到底是研究巴尔扎克的,”我笑道,“一下子就说到点子上。巴氏偏爱这种年龄的女性,也和他本人的气质和经历有密切关系。他的头脑可以包皮罗万象,他的激情和欲望可以无限膨胀,自然也就喜欢能体现繁丰的美和繁丰的爱的女性。”
  “你说和他的经历有关,是指他与德-贝尔尼夫人的关系。巴?”
  “对。费利克斯入世之初,遇见了给他爱和指导的德-莫尔索夫人。同样,巴尔扎克二十几岁的时候,有德-贝尔尼夫人的爱和教诲。他在给母亲和韩斯卡夫人的信中,称德-贝尔尼夫人是天使,说她成为体大思想的母亲,未来的依托,宛若黝暗叶丛中的百合花,是黑暗中灿烂的阳光;还说他的大部分思想都来B她那里,如同鲜花散发出来的芳香……”

  “不错,她发现并培育了一位天才,而且为此感到骄傲。看来,德-莫尔索夫人就是她的影子。书中她给费利克斯的那封信,正是他立身处世、飞黄腾达的锦囊妙计,也是德-贝尔尼夫人智慧的结晶。年轻人都应当读一读。”
  我们边参观萨榭堡边议论。萨榭堡建于16世纪,既不很古老,又不算宏伟,却是我们参观的重点,就因为从1823年到1837年,巴氏几乎每年都来这里写作,躲避那些债主的追逼。他在这里创作了九部小说,如《高老头》、《幻灭》等;尤其是《幽谷百合》,整个故事就是在这个景区展开的。堡主曾是巴氏母亲的情人,爱屋及乌,将那份感情从母亲延至儿子身上。
  专门留给巴氏的房间在三楼,窗户正对着安德尔河谷。屋里布慢帐的床铺还是原物。他晚上十点钟睡觉,凌晨两点起来,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钟。在十五个小时的写作中,他吃下大量水果和烤面包皮片,不知喝下多少杯用酒精灯煮的咖啡;抬眼望望幽静的树林与河谷,就算是休息了。
  晚上他才下楼,同主人家共进晚餐。如果是接待邻里乡绅的日子,他就留下来陪客,而且用不着过分敦促,就给客人朗诵他正在创作的小说。宽敞的客厅点好几支蜡烛,他在烛光之间走来走去,许多怪影在四壁和天棚上晃动,仿佛书中人物都登台表演了。他全凭记忆讲述,同时扮演所有人物,有对话的段落,则模仿不同的声调和表情。他就是这样独自一人,表演他的《人间喜剧》。每次晚会结束,那些乡绅都热烈鼓掌,盛赞巴氏的精彩演出,认为度过这样一个愉快的夜晚,驱车一二十公里是值得的。

  我们伫立在巴氏写作的窗前,眺望秀丽的山林与河谷,凭吊那段感泣鬼神的恋情。我恍惚看见费利克斯游荡的孤魂、德-莫尔索夫人那凄婉的倩影,一时意绪恍惚,怅然若失……
  Y女士悠缓的声音,又传到我的耳际:
  “巴氏的《人间喜剧》,其实就是人生悲剧……”
  “喜也人生,悲也人生,这正是人生的伟大吧。”我又说道:“德-莫尔索夫人和情欲之间,在这幽谷展开的鲜为人知的战役,也许比规模最大的战役还要激烈……”
  “说到这点,我倒想起圣勃夫的小说《情欲》,写这位文学批评家和雨果夫人阿黛尔的恋情,展示肉体和精神的冲突……他花了四年写成的书,还不怎么成功。”
  “巴氏拾起这个题材,要给始终贬他的这个文学批评家一个教训,只用大约两个来月的时间,就创作出一部杰作。不过也招来一些批评,认为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过分理想化了。”
  “这朵百合花不是放在花店里展示美,而是半掩在幽谷的草丛里。在现实中,德-贝尔尼夫人并没有拒绝情爱的乐趣,而在书中,德-莫尔索夫人对幸福爱情的憧憬,从青春起就在她身上沉睡了,临终才惊醒,但是悔之已晚。”
  “情爱的乐趣,不可能全部展示给人,巴氏就着意渲染了诗意的一面。他一生创作了九十余部小说,却写不出一首精彩的诗,而《幽谷百合》这部爱情小说,却可以当作一首感人的长诗来读。”
  李玉民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假曙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懒洋洋的七月天,空气中弥漫着干草、马鞭草和樨草的清香。阳台的桌子上,放着一只淡黄色的碗杯,里面漂浮着几枚大草霉,在几片薄荷叶的衬托下显得那么鲜红。那是一个乔治王朝时代的老碗杯周围棱角很多,折射出错综复杂的亮光,雷西的两只手臂正好刻印到狮子的双头之间。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夜城6·毒蛇的利齿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伦敦中心附近藏有一个可怕的秘密,有如毒蛇缠绕在其中:夜城。一个黑暗堕落的地方,一个大城市中的小城市,一个太阳从未照耀也永远不会照耀的所在。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诸神、怪物,以及来自地底深处的灵体,如果他们没有先找上门来的话。欢愉与恐惧永远都在打折,不但价格低廉,也不会在橱柜中陈列太久。我是个在夜城出生的人,而打从三十几年前出生的那天开始,就不断有人想要置我于死地。我名叫约翰·泰勒,职业是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夜城7·地狱债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黑暗而又神秘的领域,位于伦敦市内。不论是诸神与怪物,还是人类与生灵,都会为了许多私密的理由来到这个病态的魔法境地,追求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梦想与梦魇。这里的一切都有标价,商品不会太过陈旧。想要召唤恶魔或是跟天使做爱?出卖自己的灵魂,或是别人的灵魂?想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或是纯粹只是变得大不相同?夜城随时敞开双臂,面带微笑地等着满足你的需求。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