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幽灵塔 - 第一章 钟楼宅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
  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故事中登场的除了美女幽灵,还有一座宛若独眼巨人般耸立的古老钟楼。更加可怕的是一栋养着蜘蛛的房子,成百万、成千万只蜘蛛密密麻麻地在那里钻来爬去。
  还有一件事情,就像一场梦,我都难以相信那是发生在距今才20多年前的日本,但那的确是我亲眼所见。在关东大地震前的东京的一处繁华街区,有座无人知晓的地下室,就在那里我亲眼目睹了世间少有的奇人奇事。
  ①日本传说中著名的女幽灵形象。
  昏暗的地下室里到底有什么离奇的东西呢?住在那里的又是怎样一位奇人呢?每次一提起这件事,我都不寒而栗。毫不夸张地讲,在那里,世上所有的不可能都能成为可能,而且合情合理,甚至完全合乎科学真理。
  现在,我终于下决心把发生在20多年前的那段犹如噩梦般的经历写出来,以让后人分享我的这段任何精彩小说都不能比拟的传奇。
  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埋头整理当年的日记和零零碎碎的记录,妻子也帮我回忆。那么我的妻子又是怎样知道这些事情的呢?相信读者朋友早晚会明白。
  现在,我终于可以提笔记述我的那段可怕经历了。
  到底该从哪里写起好呢?对了,就从整个故事发生的舞台,那座钟楼宅院写起吧,这是最直截了当的了。

  那一天的准确时间是大正4年4月2日。天空中途满了厚厚的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上,天气微微有些暖和。我一个人走在荒野中的小路上,背上开始冒汗。
  那里是长崎县群山环绕的偏僻山乡,离一座名叫K的小镇只有大约半里地。我受舅舅之托,特地从长崎市跑到大山里来。因为已经在K镇上的旅馆订好了房间,而事情又不太急,就算是散步吧,我沿着这条见不到一个人影的乡间小路,不紧不慢地朝目的地——钟楼宅院走去。
  老百姓的村舍稀稀拉拉地分布着,掩映在树林中。穿过冷清的山村,那座钟楼宅院就伫立于眼前了。
  早就听人说起过这栋房子,可我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它。真是座不可思议的奇特建筑,在白茫茫的天空和黑压压的山林映衬下,一座古老的钟楼拔地而起,就像是从地面突兀跳出的妖怪,简直是噩梦中才有的恐怖画面。
  这种古老的西洋建筑,就连当时的长崎也不多见,大概只有在荷兰人聚居的出岛,还保留有这种样式的建筑。
  整栋建筑分成三层,占地广阔,看上去像个大仓库。外墙没有贴砖,刷成白色,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白墙都变成了深灰色。有些地方墙皮已经脱落,墙上的裂缝中还长出了野草。在这栋难以形容的奇特建筑的三层屋顶上,还建有一个四方形的钟楼,钟楼上有个巨大的白色表盘,如同巨人的眼睛,朝我怒目而视。
  通常我们见到的钟楼都是石板屋顶,看上去比较美观。而这个钟楼的屋顶却是用瓦砌成的,更像是寺庙里的塔。
  “舅舅怎么会买这么一栋老房子。”我心里想。
  我的舅舅儿玉丈太郎是退休的法官。这栋因为传说闹鬼而很长时间无人问津的房子,他却连地皮一起买了下来。好像这块土地原属于舅舅的先祖,所以舅舅以较为便宜的价格买下了房子,他大概是想在这块原本就是他祖先的土地上养老吧。

  舅舅根本不信世上有什么幽灵,一所以他准备对房子稍加整修后就搬进去住。我也不相信幽灵那一套,完全赞同他的想法。今天,舅舅让我先到这里来看看房子的情况。
  那么当我踏进这座鬼宅里,是否真的碰上了幽灵了呢?且慢,在这之前我想先简单讲讲这座钟楼建筑的来历。
  这栋建筑是德川时代末期九州一带数一数二的大富豪渡海屋市郎兵卫兴建的别墅。钟楼是托当时来长崎的英国人所建,里面的机械装置也全部运自英国。英国技师和渡海屋一起构思设计了这座建筑。
  渡海屋市郎兵卫有个爱好,喜欢摆弄机械,尤其是着迷于收藏各式各样的钟表。当时的钟表收藏大家,有松平羽守、井伊、有马、土井、堀田等大名①,为了和他们一争高下,渡海屋出巨资用于收藏钟表,甚至在家里还特地模仿大名的做法建起一个个钟表陈列室,分别收藏不同种类的钟表,有座钟室、挂钟室等等,可谓琳琅满目。
  ①日本封建时代的地方诸侯。
  但是就在这栋别墅落成之时,大祸也从天而降。渡海屋市郎兵卫突然失踪了。其后,他的亲人也接连遭遇不幸,整个家族迅速败落。到明治中期,他的子孙已彻底死光了,落了个凄惨结局。
  那么,这位奇特富豪究竟藏到哪里去了呢?关于他的去向,当地流传有一个非常离奇的传说。
  据说,渡海屋市郎兵卫当年之所以要选择在偏僻山乡兴建别墅,是因为他要隐藏一个大秘密。看看那房子盖得有多坚固,简直就像个大仓库。渡海屋为了掩人耳目,将他数不尽的金银财宝都藏到了这座牢固的仓库里。什么收藏钟表,不过是障眼法而已。确实,这传说也不是毫无根据。当时正是明治维新前的纷乱年月,群情骚然,地方大富豪为了躲避大名和流浪武士的强征暴敛,有可能修建秘密的藏宝地来保护自己的财产。

  人们传说,这座建筑不是简简单单的仓库,里面还设计了无人知晓的地下迷宫。就算大名把整栋房子搜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藏宝的地方。渡海屋是个机械迷,修建地下迷宫藏宝完全符合他的性格。
  然而,这座地下迷宫的机关太巧妙,进出的方法过于复杂。渡海屋市郎兵卫亲手设计了密室,又偷偷把财宝搬进来,但是当他再想出去时,却找不到出口,只好在密室里拼命地呼喊救命。
  家人们隐隐听见他凄凉的喊叫声,却无法判定声音来自何处。迷宫的设计除了主人以外没有人知道,所以大家束手无策,想救人也使不上劲。这么大一栋建筑,要拆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家人们只能是急着四处寻找迷宫的入口。两三天之后,入口仍然没找到,渡海屋的喊声也渐渐微弱,最后消失了。渡海屋作茧自缚,困在自己设计的迷宫里饿死了。
  后来,这座别墅也因此得名幽灵塔。人们传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渡海屋的幽灵就会发出凄惨的声音,在楼里游荡。
  以上就是关于钟楼宅院的古老传说。不过,为了舅舅的名誉,我需要说明的是,舅舅绝非是眼红传说中的财宝才来买这栋房子的。
  渡海屋死了多年以后,不断有贪婪的人企图挖掘楼中的财宝,但要把这么大一座牢固建筑拆除,耗费必然巨大,万一传说中的财宝纯系无稽之谈,岂不得不偿失?所以至今尚未真正有人来挖掘宝藏。舅舅更是对这捕风捉影的财宝之说嗤之以鼻,他只是想找个养老的地方面已。
  传说就讲到这里,接下来,该讲讲我那天的行动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你好忧愁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种感情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索绕不去,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之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这是一种如此全面,如此利己的感觉,以至我几乎为它感到羞耻,而忧愁在我看来总显得可敬。我不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熟悉烦恼,遗憾,还稍稍地感受过内疚。今日,有什么东西像一层轻柔的、使人难受的丝绸在我身上围拢,把我与别人隔开。那年夏天,我对岁。我非常快乐。“别人”指的是我父亲和他的情妇艾尔莎。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