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幽灵塔 - 第四十章 地狱惨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秋子和我站在地底的迷宫里,借着一根蜡烛的微光,望着散落在地上的金币发呆,如同步入了梦境中的童话王国。可这是真真切切的现实。我的舅舅一一秋子的养父——儿玉丈太郎先生一下成了百万富翁。
  舅舅成了百万富翁,黑川也将兑现诺言,替秋子洗脱可怕的杀人罪名,一切似乎都进展得顺利圆满,然而推独我却非常不幸。为了秋子的幸福,我将不能再爱她,也不能被她爱了。这种结局是多么的不公平啊。人们都越来越幸福,而我则在绝望的深渊里越陷越深。
  如果我是脆弱的男人,也许就会利用这个只有我和秋子两个人的机会,在无人知晓的地底迷宫里,背弃人世情理和对黑川的许诺,紧紧拥她人怀,逼迫她嫁给我或者和我一同殉情。我感到胸中的这股歇斯底里的欲望在升腾,就像积雨云一样越聚越厚。
  但是,我没有实践恶念的勇气。相反,倒是有压抑这股恶魔般邪念的勇气。为了舅舅,为了秋子,也为了我自己,必须忍耐。
  秋子现在一点儿也不知道我的痛苦。得到黑川律师发现真凶的喜讯后,她正沉浸在喜悦之中,何况还发现了这么多财宝。
  “啊,这回我的一个使命终于完成了。光雄,你还记不记得很早以前我给你讲过我有秘密使命的话,当时你非要刨根问底,可我并没有立刻告诉你,而是说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的。
  “虽然当时没向你讲明,但我却苦苦劝你仔细研究一下圣经上的咒语和藏宝图啊。这是因为你是儿玉家族的一员,我想让你亲自去解开迷宫之谜,亲自找到财宝。可是光雄你却非常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咒语的事情。”
  当秋子对自己的冤情昭雪不抱希望,决意自杀之时,我告诉她发现真凶的消息,所以她没有不高兴的理由。从前,她脸上总是挂着似钢铁般的冷峻神情,让人难以接近,而如今她却变得温柔艳丽了。
  可这对我来说是多么痛苦的折磨啊。我不得不遵守和黑川律师的约定,甚至连冲她笑笑都得十分在意。面对可爱的秋子,我却必须装出绝情的样子,假如不这样,黑川就不会披露令秋子如此兴奋的证据,她将不得不再次穿上那可怕的国衣。

  我咬紧牙关,把所有痛苦都咽进肚里,为了避开她那动人的面容,故作冷淡地回答:
  “是吗,我没想到传说中虚无缥缈的财宝会确实存在。”
  “是啊,你属于现实主义者嘛,怎么会相信这些简直如同小说中虚构的情形呢。你都快急死我了。不过,这下好啦。现在已经找到了财宝,而且呢,要是你不来找我,我就死定了。就算我再次醒来,也不打算活了,一定会吞下毒药。
  光雄,你为了我付出了你的一切,曾经在虎口下被你救出,今天你又把我从死神面前拉了回来,你是我的大恩人啊。我可怎么报答你的恩情啊。”
  其实这还不简单,那你就答应嫁给我吧。如果没有和黑川的约定,此刻我肯定会痛快淋漓地表达我的爱意,而且我还会拉起她的手,拥她人怀,在这地底的另外一个世界里,诉说只属于两个人的缠绵情话。说不定此刻秋子自己也正盼望着我向她表白呢。
  如果遗憾能致人于死地,那我现在也许就当场气绝身亡了。我的处境太痛苦了,我的心都快碎了。黑川这个坏蛋,简直是个恶魔,可是不依靠这个恶魔,就算搭上我的性命也救不了秋子。
  我是坚强的,还没有失去自制力。我抑制住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冷冰冰地说:
  “我们还是赶快回去吧,必须把这件事尽快通知舅舅。”
  我的冷淡显然让秋子有些失望和吃惊,也许是我的心理感觉,她的眉梢好像一皱,流露出失望的神情,然而她又赶快故作镇静地说:
  “嗯,那我们走吧。”
  然后,就乖巧地跟在我身后一起往外走。
  借着烛光,我们按原路返回。由于归途上已经布满了我们来时的脚印,所以只需跟着脚印走,不必担心迷路。

  一路上,我们俩默默无语,好像在心中达成了默契。不久,我们就走出了迷宫,接着向上爬楼梯,然后又再下楼梯,终于口到了大钟的机械室里。
  到了地方一看,那堵厚厚的石头门挡在了我们面前,我竟然把它的事给忘了。
  “不好、我疏忽了。不到10点钟我们钻不过这堵墙。”
  秋子一听,轻松地笑起来。
  “不必了,进来的时候虽然必须像你说的那样做,但出去的时候什么时间都可以。你看,这里有个机关。”
  说着,她把手伸进石头门旁边一个黑黑的窟窿里,只听“咔嚓”一声,石头门开始缓缓上升,原来这里还暗藏着一个开门的机械装置。在“哗啦、哗啦”铁链的摩擦声中,石门打开了,高度可以容我们通过。
  没想到秋子连这么隐蔽的机关都知道,我从心底里佩服秋子的智慧。
  进来的时候,机械室让我吃尽了苦头,可出去时却毫不费力。钻过去一瞧,那个神奇的绿色圆盘也已经敞开了。在石头门打开的同时,铁链传输装置也把绿盘打开了。
  我们钻出机械室,终于又回到了人世间。一看表,已是深夜2点钟了。
  从钟楼下来,必须通过狭窄的楼梯先下到我住的房间里。读者朋友也许还记得,我住的房间就是从前铁婆惨死的地方,相传有老太婆的幽灵在房间里出没。
  从地底钻出来,一路上用光了不知多少根蜡烛,此时烛台上还剩了一个小蜡烛头。借着蜡烛的微光,我们进了漆黑的房间。没走几步,秋子就轻声叫了起来。
  “你怎么了?”
  我回头问她。她指着脚下的地面,怯生生地说:
  “我碰到了一个东西……”
  我拿着蜡烛在地上照了照,原来在秋子脚边躺着一只猴子。
  “啊,这里有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流了这么多血。”

  猴子已经死了,地毯上粘满了鲜血。
  “这不是夏子的猴子吗,到底出了什么事?”
  秋子认出这是肥田夏子的猴子,就是那只夏子视若宝贝,连睡觉时也要搂着的猴子。
  “真奇怪啊,房间里好像有东西。”
  我把烛台搁在地上,急忙走到房间一角,打开了墙上的电灯开关。
  霎时,房间里如同白昼一般,明亮的灯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睛。过了一会儿,等我们适应过来以后,却看到了一幕难以置信的可怕的地狱惨景。
  在我的书桌前,倒着一个男子。他满脸是血,表情非常痛苦、恐怖,身上的西服已经被扯得七零八碎,好像是死者生前曾进行过殊死的搏斗。
  我和秋子全被这意外的惨景惊呆了,胜日结舌地看着躺在地上的男子,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这个人的面孔是多么狰狞啊。面如土色的脸庞上,两只丑陋的大眼睛向外凸起,惊恐地瞪着天花板,发紫的嘴唇也噘起来,露出两排野兽一样的白牙,似乎马上就想张口咬人。只有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才会有这样一副狰狞的面孔。
  这到底是谁呢?一个陌生的男子居然惨死在我的房间里。
  我大惑不解,正要迈步上前仔细看一看,秋子却一下子抱住了我的胳膊,吓得叫起来:
  “啊呀,桌子底下还有东西呢。”
  我一愣,再仔细向我的书桌底下一看,原来那里还躺着一个身体蜷成一团的人。
  “好像是个女人啊。”
  的确是女人,而且是个身着华丽洋装的年轻女人。
  事情出现得太突然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怀疑是错觉,或是做了个噩梦。刚刚在地下的另外一个世界里见到了渡海屋的遗骸,没想到回到人世间,又目睹了更加恐怖的地狱惨景。
  倒在血泊中的猴子,狰狞死去的男子,洋装的女子,他们三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不可思议的关联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