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 第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章
  1
  医生来了,就是上回玛莎认为自己怀孕时给她治过病的那个医生,他给希弗拉。普厄打了一针。后来,救护车来了。玛莎送她上了医院。几分钟后,一个警察来敲门。赫尔曼告诉他希弗拉。普厄已被送进医院,可是他说他是为盗窃一事来的。警察问了赫尔曼的姓名、地址以及他和这户人家的关系。赫尔曼支支吾吾地说着,脸色变得煞白。警察疑惑地打量着他,问他是什么时候到美国来的,是不是美国公民。警察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了点什么,然后走了。隔壁那个妇女把她的枕头和被单拿回去了。赫尔曼等着玛莎从医院给他挂电话,可是白等了两个小时,电话铃一直没响。
  夜幕降临,除去那间卧室,其他房间里都没有灯。赫尔曼把卧室里的灯泡拧下,拿着它往自己住的那个房间走去。不料一下子撞在门柱上,灯泡丝给震得沙沙直响。他把灯泡拧在自己床边的台灯上,可是灯泡不亮。他走到厨房去找火柴和蜡烛,可什么也没找到。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几个小时前,那棵树的每一片叶子上还反射出闪烁的阳光,现在却黑辍毁地停立在黑暗中。在微微泛着红光的天空中只闪烁着一颗星。一只猫小心翼翼地穿过院子,爬到废铜烂铁和垃圾中间的那块空地面。叫喊声、车辆的嘈杂声和高架火车低沉的隆隆声在远处响着。赫尔曼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郁。他不能一个人整夜呆在这间遭到破坏的没有灯的房间里。如果希弗拉。普厄已经去世,她的灵魂可能会来纠缠他。
  他决定出去买几只灯泡。再说,这一天早饭以后他还没吃过什么。他离开公寓,就在门关上的一刹那,他想起自己的钥匙忘在房间里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口袋,知道钥匙是找不到了。他一定是把钥匙放在桌上了。屋里的电话铃响了。赫尔曼推门,可是门紧紧地关着。铃声响个不停。赫尔曼使出全力推门,但是门纹丝不动,电话铃继续响个不停。
  “这是玛莎!玛莎!”他连希弗拉。鲁厄给送入哪所医院都记不起了。
  电话铃不响了,可是赫尔曼仍站在门口。他拿不稳他是否该把门砸开。他确信电话铃很快又会响的。他足足等了五分钟,这才走下楼梯。就在他走到临街的大门口的时候,电话铃又响了,一直响了好长时间。在持续不断的铃声中,赫尔曼想象他能听到玛莎在大发雷霆。他能看见她的脸痛苦地扭歪了。
  转回去也毫无意思。他朝特赖蒙特大道的方向走去。来到玛莎曾经当过出纳的那家自助餐厅。
  他决定喝一杯咖啡,然后回去站在楼梯上等玛莎回家。他一直走到柜台前。他碰了一下背心上的口袋,摸到一把钥匙,这是他布鲁克林那个家的钥匙。
  他没有叫咖啡,而是想到要给塔玛拉打个电话,可所有的电话间内都有人。他想耐心等待一下。“就是永恒也不是永远存在的,”这一想法在他心中闪过。“如果宇宙没有开端,那么一个永恒已经过去了。”赫尔曼微微一笑。回到了芝诺的标新立异的怪论上了!三个打电话的人中有一个挂断了电话。赫尔曼赶紧走了进去。他拨完塔玛拉的电话号码,没人接电话。他收回硬币,想也没想就给布鲁克林的家拨了个电话。他需要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哪怕是一个不友好的人的声音。雅德维珈也不在家,他让电话铃响了十来遍。

  赫尔曼坐在一张空桌子边,他决定等上半个小时后再给玛莎的家打电话。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想计算一下他们手头的钱可供他和玛莎维持多久。既然他根本不知道公共汽车的票价,这完全是白费力气。他计算着,随手乱画,每隔几分钟就看看手表。如果他把手表卖掉可得多少钱呢?不会超过一元钱。
  他坐在那儿想总结一下他经历的事儿。在草料棚里时,他曾有过幻想,觉得世界会起某种根本性的变化,可是没有变化。同样的政治,同样的词句,同样的虚假诺言教授们继续在写关于凶手的意识形态、非刑拷打的社会学、抢劫的哲学、恐怖的心理学等方面的书。发明家们创造出新的杀人武器。关于文化和正义的谈论比关于野蛮和非正义的谈论更令人作呕。“我已经陷于垃圾之中,我自己就是垃圾。没有一条出路,”赫尔曼哈味着。“教书?有什么好教的?我有什么资格教书?”他感到恶心、想吐,这种感觉跟上次参加拉比的晚宴时的一个样。过了二十分钟,赫尔曼拨了玛莎家的电话,她来听了。
  从玛莎的声调中他听出希弗拉。普厄已经死了。她的声音单调呆板,跟她平时在叙述最平常的事情时都过分戏剧性的作风截然相反。
  “你妈怎么样?”他还是问她。
  “我没有妈妈了,”玛莎说。
  两人都不说话了。
  “你在哪儿?”过了片刻玛莎问道。“我以为你会一直等着我的。”
  “上帝啊,她什么时候去世的?”
  “还没到医院就死了。临终前她说:‘赫尔曼在哪儿?’你在哪儿?马上回来吧。”
  他冲出自助餐厅,忘了把帐单还给女出纳员,她在他后面大叫起来。他把单子扔给了她。
  2
  赫尔曼原以为邻居们会跟玛莎在一起,可是家里没有别人。公寓里还跟他离开的时候一般黑。他俩默默地紧挨着站在一起。
  “我下楼去买灯泡,却把自己关在门外了,”他说。“你有蜡烛吗?”
  “要来干吗?不要,咱们不需要蜡烛。”
  他把玛莎带到他睡的那间房间里。这儿稍微亮一点。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玛莎坐在床沿上。
  “有人知道这件事吗?”赫尔曼问。
  “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这事。”
  “要不要我打电话给拉比?”
  玛莎没有回答。他以为她可能由于悲伤没有听到他的话,不料她突然说:“赫尔曼,我再也支撑不下去了。这要牵涉到办各种手续,还需要钱。”
  “拉比在哪儿?还在养老院里吗?”
  “我走的时候他是在那里,可他应该飞到其他地方去了。我忘了那是什么地方。”
  “我想法跟他家里联系一下。你有火柴吗?”
  “我的手提包在哪儿?”
  “你如果是带回来的,我会找到它。”

  赫尔曼站起身,走去寻找手提包。他不得不像个瞎子似的摸索着走路。他摸到了厨房的桌面和椅子。他想到卧室去,但是心里害怕。玛莎会不会把手提包拉在医院了?他回到玛莎那儿。
  “我找不到。”
  “我是放在这儿的。我从包里拿出过房门钥匙。”
  玛莎站起身,两人在黑暗中瞎摸一气一把椅子碰翻在地,玛莎把它扶了起来。赫尔曼摸索着走进浴室,出于习惯他拉了一下开关。灯亮了,他看到玛莎的手提包放在洗衣篮的盖子上。小偷们忘记把药柜上的灯泡拧走了。
  赫尔曼拿起手提包,对它的分量感到惊讶;他高声对玛莎说,手提包找到了,浴室的灯泡没偷掉。他看了一眼手表,可是表停了,因为他忘了上发条。
  玛莎走到浴室门口,她的脸都变了样,头发乱蓬蓬的;她斜着眼看。赫尔曼把包递给她。他不能正视她。他对她讲话的时候,把脸转向一旁,像个不可以朝女人看一眼的虔诚的犹太人。
  “我得把这个灯泡装到电话机旁的那个灯头上去。”
  “干吗?好吧……,,赫尔曼十分小心地摘下灯泡,把已紧贴着自己的身子。他感激的是玛莎既没有骂他,也没有哭叫或大吵大闹。他把灯泡装到落地灯上,灯亮时,他心中感到一阵高兴。他打电话给拉比,一个女人来接电话。”兰珀特拉比到加利福尼亚州去了。“
  “你是不是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至少过一个星期。”
  赫尔曼明白话中的含意。如果拉比在这儿,那么他会负责办一切手续,可能还会负担丧葬费。赫尔曼踌躇了一下,然后又问在哪儿可以跟拉比联系上。
  “我没法告诉你,”那个女人过分殷勤地回答。
  赫尔曼关上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内。玛莎在这间屋子里坐着,手提包放在膝盖上。
  “拉比到加利福尼亚去了。”
  “嗯……”
  “咱们从哪儿着手干起?”赫尔曼问玛莎,同时也是在问他自己。玛莎过去说过,她和她母亲不属于任何负责办理自己会员葬礼的组织和犹太会堂。一切都得花钱:丧礼、墓地。赫尔曼不得不去见官员,请求照顾,贷款,提供保证。可是谁认识他呢?他想到了动物。它们活着没有纠葛,死了也不用麻烦任何人。
  “玛莎,我不想活了,”他说。
  “你以前答应过我,咱们要死在一起。咱们现在就一起死吧,我有很多安眠药片,足够咱俩用了。”
  “好吧,咱们把这些药片吞了,”他说,自己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是这个意思。
  “药片在我手提包里,咱们只需要一杯水就行了。”
  “开水咱们有。”
  他的喉咙缩紧了,几乎说不出话来。事情的发生和这样快就到达顶点使他感到狼狈。玛莎在她手提包里乱摸,他能听到钥匙、硬币和唇膏管相互碰撞和磨擦的声音。“我一向知道她是我的死亡的天使,”他想。
  个ts死之前,我想知道一下真相,“他听见自己这么说道。

  “什么真相?”
  “自从咱们结合以来,你到底对我是不是忠诚。”
  “你对我忠诚吗?如果你讲老实话,我也讲。”
  “我会讲老实话的。”
  “等等,我想抽支烟。”
  玛莎从烟盒里拿出一支香烟。她干任何事情都是慢吞吞的。他听见她用大拇指和食指转动香烟的顶端。她擦了一根火柴,火光中她的眼睛带着疑问的神情注视着他。她吸了一口烟,然后吹灭了火柴,火柴头还继续亮了一会儿,映红了她的指甲。“那好,让咱们听听,”她说。
  赫尔曼费了好大的劲才讲出来。“我只和塔玛拉有过一回。就是这些。”
  “什么时候?”
  “她住在卡茨基尔山旅馆里那会儿。”
  “你从没到卡茨基尔山去过。”
  “我当时跟你说是和兰珀特拉比到大西洋城去参加一次会议。现在该你讲了,”赫尔曼说。
  玛莎嘿嘿一笑。
  “你跟你妻子于过的事,就是我跟我丈夫干的事。”
  “那就是说他讲的全是实话叹?”
  “对啦,就是那回。我去要求他同意跟我离婚,他一定要这么干。他对我说,这是我能达到离婚目的的唯一方法。”
  “你庄严地赔咒发誓说,他是说谎。”
  “我的誓言是假的。”
  他俩默默无言地坐着,各人都在想自己的心事。
  “现在去死毫无道理了,”赫尔曼说。
  “那你想干什么?丢下我?”
  赫尔曼没有回答。他端坐着,脑子里一片空白。后来他说:“玛莎,do(l今晚一定要走。”
  “哪怕是纳粹也允许犹太人埋葬他们的死者。”
  “咱们不再是什么犹太人了,我没法再在这儿呆下去了。”
  “你要我干些什么?我在未来的十世都会下地狱的。”
  “咱们已经下地狱了。”
  “至少让咱们等葬礼完了再走,”玛莎只是勉强说了这么一句话。
  赫尔曼说:“我现在得走了。”
  “等一下。我跟你一起走。我到浴室去一下。”
  玛莎站起身。她拖着双腿走,皮鞋的后跟一路擦着地板。外面,那棵树一动不动地位立在黑暗中。赫尔曼跟它告别。他最后一次费心揣测它的神秘性。他听到自来水的哗哗声;显然是玛莎在洗脸。他平静地站着,热切地倾听,对他自己和对玛莎愿意跟他一起走感到惊异。
  玛莎走出浴室。“赫尔曼,你在哪儿?”
  “我在这儿。”
  “赫尔曼,我不能离开我母亲,”玛莎平静地说。
  “不管怎么,你不得不离开她。”
  “我想葬在她的墓旁。我不想埋葬在陌生人中间。”
  “你会葬在我的旁边。”
  “你是个陌生人。”
  “玛莎,我得走了。”
  “等一下。既然这样,你回到你的乡下人那儿去。别离开你的孩子。”
  “我要离开任何人,”赫尔曼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爱者之贻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石真译1沙杰汗①,你宁愿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爱的泪珠②永存。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沙杰汗,你用美诱惑它,使它着迷而被俘,你给无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谢的形象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点击阅读]
砂之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剧本作者:松本清张改编:桥本忍、山田洋次翻译:叶渭渠人物表今西荣太郎新闻记者松崎吉村弘俱乐部女招待和贺英良三森警察局局长本浦秀夫三木的旧同事本浦千代吉桐原小十郎高水理惠子检验处技师田所佐知子伊势扇屋老板田所重喜伊势扇屋女佣三木谦一光座经理三木彰吉山下妙侦察处长世田谷的外科医生侦察科长世田谷的巡警西浦田警察局便衣冷饮店老板警察若叶庄女管理员岩城警察局局长警察朝日屋老板农妇酒吧女招待其他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