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 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春之意象之三)(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春之意象之三)春天还有什么意象?春意蓬勃,一年时光上路时,人们也纷纷上路,所以春天多送别。送别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意象,叫做“灞桥折柳”。“柳”字音同“留”,送你柳枝,它渺渺绵绵、丝丝悠长,让你觉得是人心牵绊,让你体会它是挽留你的一片心情。所以,离别的那一刻,柳丝间系上了眷恋。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写了两首咏柳的诗。一首说“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他充满怜爱地对柳丝说,“暂凭樽酒送无憀”,我喝着酒,内心的愁闷、烦恼没法寄托,酒消不了,我就看看你,请你珍重,不要损伤了你的愁眉和细腰——因为过去形容美人,说她柳眉妩媚,说她柳腰纤细,不要让忧愁伤了你的眉,不要让憔悴伤了你的腰,惜柳其实也是在惜美人。接着他忽然说了非常沉痛的一句话,“人世死前惟有别”,人生一世,离世之前,还有无数离别,那些离别瞬间,锥心刻骨地镶嵌在老去的流光里。所以春风拂动时,让我们怜惜这些柳丝长条吧,也只有它聊慰我们今生的无数次离别。第二首,“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你看这样的柳丝,含烟惹雾,依依地恋着人心,万绪千条都在夕阳落晖中变得朦胧。让人伤春之心中涌起怜惜,那就不折杨柳了吧,让它留在这里,一半的柳丝寄托送别的心绪,一半的柳丝飞舞,迎着旅人的归来。那一点点归来的寄托仍然嘱托在柳丝之上。有时候我也在想,古代的人看到的春草,我们的都市马路上看不着了;古人听见的春啼声,城市的喧嚣里听不见了;看看柳条吧,都已经在公园了。现在的人们相送时谁还送柳枝?可能都去买一件水晶的首饰或者一支金笔,或者一块佩玉,没有人去送不值钱的柳条了吧。芳草、斜阳、柳丝、莺啼都是无价的,但是在今天都远离了我们。我们还回得去生命中那些不需要金钱去买来的春天吗?那些春天也真的随着这些信物走远了吗?花开花落,春去春来,蕴涵着宇宙无穷、人生有限这个永恒的矛盾,蕴涵着多少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探索,我们今天难道不想了吗?人的春愁、人的春思是永无停歇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不省心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说实话省心(1)红也分怎么用:天安门城楼,红墙、红灯笼、红旗配金瓦白石桥就是端庄;天安门要改成绿瓦,插彩旗再配电镀桥栏杆儿那就没法看了,信不信由您前几日去潭柘寺拍摄,临近山门,路两边小竹竿东倒西歪地插满了红黄绿粉蓝各色彩旗,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当然这也不能怪插旗的人,他还以为这是隆重呢。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红楼梦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云雾弥漫,宝玉迷失在云雾中。他茫然四顾,又顺着朱栏白石,绿树清溪,悠悠荡荡地,朝前方走去。花径尽头,十数棵参天的大树,掩映着一座青瓦红墙,雕梁画栋的高楼。黯青底色的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泥金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镂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的木门虚掩着,宝玉轻轻推开了门。门轴发出涩滞的声响,如一两声沉闷的叹息,一座幽森阴敞的大厅,古画轴一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