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遇见未知的自己 - 遇见未知的自己 txt——第4章 我为什么常常不快樂? ──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4章
  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胸有成竹的若菱,带着准备好的答案和满腹的疑问再度拜访老人。轻敲门后,还是那句”进来吧”,门就应声而开。
  若菱进了屋,这次比较有心思和时间来打量老人的居住环境。
  老人的住所极其简单,传统中式家具,俭朴的布置,就是那一个洋裡洋气的壁炉显得有点突兀。
  “这周过得好吗?”一坐下,老人就问她。
  “挺好的。”若菱小心翼翼地回答。
  然后两人就陷入了沉默之中。若菱听着柴火发出劈裡啪啦的声响,不知如何开口。
  半晌,若菱有些迟疑地说:”关于上次你要我想的问题……”
  “哦,你想出来了吗?”
  “嗯,我想,每个人都在追求财富、权力、健康、爱和快乐!”一边说,若菱一边偷看老人的脸色反应。
  “嗯,”老人点头,”那你呢?也是追求这些吗?”
  “我,我当然希望有一定的财富……”若菱一直对钱财有很深的不安全感。
  “有了财富以后,你会怎么样?”老人问。
  “会比较开心,不再为未来担忧啦!”若菱简直不敢想象,这辈子如果有花不完的钱财的话,那会有多爽!想到可以走进任何一家自己喜欢的名品店,不看标价就随意选购看中的东西,若菱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权力呢?”老人打断了若菱的白日梦。
  “嗯,我还不是特别追求权力,因为好像其它的基本要求都还没有满足……”
  “如果你很有权力的话,你会觉得怎么样?”
  “那……我应该会很满足,很过瘾!”若菱想象当上公司CEO以后的神气模样,对现在的众多长官可以摆摆派头、耍耍威风,颐指气使的,真是酷毙了!
  “有了健康呢?你又会怎么样?”
  若菱除了小感冒外,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对于健康,她的感觉不深,不过她可以想象那些失而復得健康的人会多么珍惜健康。”有了健康就很快乐,很好啊!”
  “好,”老人的一连串询问似乎告一段落,”所以,这样追究下去,我们人类所要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来!”
  “五个字?”若菱有点失望,她还以为会比自己想的更多呢,岂知更少。
  老人拿起一支粉笔,在石灰地上开始写字──爱、喜悦、和平。
  若菱有点错愕,看着老人等他解释。
  “你刚才说人类追求的东西,像权力啦、财富啦、健康啦,最终目的还是在追求喜悦与内心的和平,不是吗?”老人探询若菱的意见。

  “是可以这样说啦,但是快乐和喜悦又有什么差别呢?”若菱不懂。
  “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得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老人顺便理了一下自己长长的白胡须,”然而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啦……”
  老人看着若菱,眼裡是意味深长的破折号。
  若菱的脸上只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问题就是:既然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若菱听得发痴了。她此生连真正的快乐都很少体会到,更别说喜悦了。
  “而这裡说的爱,也不是你们一般的男欢女爱,而是真正的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老人继续阐释。
  “就像父母对小孩的爱?”若菱虽然这样问,但是她自己就从来没有得过父母那种无条件的爱。若菱父母自顾不暇,没有多余的爱给她。从小她就只能艳羡别人,或是在看电视、电影的时候,想象自己是个幸运的孩子。
  “是的,有些父母的确可以表现出真爱的特质,但是很多父母却是以爱为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让孩子为他们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歷程。”老人此刻显得有点严肃。

  若菱低下头,红了眼。她自己的父母好像视她为无物,她倒寧愿父母把自己视为财产,横加干预,严厉管教,而不是不闻不问。
  “孩子,每个父母也是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限制。”老人委婉相劝。
  “但是你要相信,在过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经尽他们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们所知有限,资源也有限。在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后的结果了,你了解吗?”
  若菱委屈地点点头,老人的话的确能安慰若菱受创的心。只是若菱内在始终都有个遗憾,永远的遗憾。
  在迷茫的泪水中,若菱抬起头,看着老人。
  “我知道你要问我什么,”老人又在发挥读心术了,”你要问我如何才能得到爱、喜悦与和平,是吗?”
  “是的,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为什么几乎是人人落空?每个强颜欢笑的后面,隐藏了多少的辛酸?为什么会这样?”若菱愈讲愈激动,似乎代表天下人在发出不平之鸣。
  “因为,”老人等她说完,简单而平静地回答:”你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引子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这些机器的人大多都是司机,其中并无盲人。根据我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取款机制造商必须给普通的街头取款机装配带点字盲文的小键盘,因此,所有机器都造成一个样子,成本更低廉。要不然的话,就要把两类机器分开,保证合适的机器安装到合适的地方。倘若点字盲文给看得见的用户造成了麻烦,那费这么大功夫也算物有所值,但它们并不碍事。话要从头说起。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