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在黑暗中蠕动 - 第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2
  “你说是宾馆老板的老婆?”
  三郎从未听说过宾馆老板有妻子,但此时进藤也不可能说谎。那么由于什么缘故,宾馆老板故意隐瞒了这件事。但不管怎样,这宾馆的老板娘葬身于森林洞穴中也的确有点奇怪。
  “你怎么知道的?”
  三郎刚问完这句话,火柴就熄灭了。进藤赶忙又划着了一根,而对于三郎的发问根本不予理会。他渐渐焦躁起来,快速地在空地周围转了一圈后,一溜烟跑进了那狭窄的暗道中。就连他这号人肯定也害怕起这四周的骨骸、尸体而坐立不安。
  随后的一段时间,进藤发疯似的,就像三郎他们刚才一样,重复着无意义的工作。不久暗道中响起他欣喜的叫声,听上去有点凄厉。
  “喂!你们快来帮忙,从这可以逃出去……”
  听到这话,本已绝望,呆在原地的两人嗖的站了起来。随即争先恐后地沿着石壁,朝着黑暗中发出声响的地方跑去。
  “这里,这里!”
  进入暗道,走了一截,从很近的地方传来了进藤的声音,他正划着火柴。定睛一看,那里洞穴比较宽敞,石壁的一处呈现出换形的地面,看的出挖掘工作已经开始了。进藤那把短刀直直地插在那被捣得乱七八糟的地面上。
  “啊!是土。”
  两人发出欢叫声,拣起掉在附近的石块,抓住不放,冲着地面就挖了起来。那土层有多厚?从那挖掘果真就可以逃到地面上去吗?当时他们根本就无暇考虑这些,本能的力量驱使着他们。真是惊人啊!在短短的时间内,凭着三个已半疯之人的力量竟然挖出能容一人大小的凹坑。
  “照这样下去,我们就可以得救了。”
  他们逐渐有了勇气。三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短刀、石块撞击地面声在黑暗中凄厉地响着。洞穴之中,无法分清白昼与黑夜。由于进藤和三郎他们都没有带手表,所以就无法估算自己已被活埋了多长时间。但他们心理上感到好像已干了足足一个月了。随着挖掘工作的进行,那开始看上去柔软的地面逐渐变得坚硬。不仅如此,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剧烈的疲劳感、饥渴感也排山倒海般地袭扰上来。如果百分之百没有逃生之路的话反倒好了,正因为他们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这挖掘工程上,正因为这是惟一的逃生之路,三人才会更加焦躁不安。他们稍事休息,就又继续长时间地劳作。由于平时干活太少,三郎他们的手掌都被磨出了水泡,这些水泡很快就被磨破,满是血的六只手就像机器一样工作着。
  为何要被活埋这一疑惑,对进藤的敌意、畏惧,黑怪物到底是谁,定君的尸体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切的一切,当时根本就没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当时他们考虑的是自己会不会挖到一半,倒地而亡,还是挖通上层,逃离洞穴。不管怎样,那时他们处在生死关头。

  最后,也许是惯性产生的效果,三人已完全沉醉于工作。尽管他们自身没有意识到,但那挖掘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不知不觉,已挖出有五六百米大小的凹坑来。挖出的土一旦堆满,就会有人自觉地将土抬到里面的空地上。
  “啊,哈哈哈,算我们倒霉。”
  突然三郎大笑起来,打破了长时间的寂静。那是发狂似的笑声。其他两个人想他是不是神经错乱了,不由地停下手中的活。
  “啊,哈哈哈,算我们倒霉。这前头想挖也挖不了。到头了。看这岩石表面。”
  专注于干活的另两个人总算听明白了,伸出早已发麻的双手,摸了摸前方的岩壁。首先碰到土层,再往前就是结结实实如铁般的岩石。他们慌了,上下左右地到处找寻着,但始终也没有发现岩石的裂缝;
  进藤又划着了一根火柴。其眼前整个一面都是土,内里清清楚楚是一块略显绿色的大岩石,仿佛正在嘲笑他们的愚蠢。
  23
  长时间劳动带来的极度疲劳感以及再不可能从此洞逃生的绝望感,令三人蹲坐在刚刚挖好的凹坑里。即使想相互看一下也因没有光线而作罢。彼此只能听着他人发出的郁郁不乐的叹息声。
  这个大洞穴真的全是岩石构成的吗?在其他地方是否会有与这里一样柔软的土层?如果有而没找到,这一小小的失误将导致他们丧生于此。再有,那被大岩石堵住的入口处说不定很薄,如果花费与挖这凹坑相同的劳动力,或许可以逃出去。他们终究有点不甘心,思索着以上的问题。
  “再去别的地方找一找,现在就趴下还为时过早。”
  三人中,原本精力最旺盛的进藤此时也有气无力地哼哼着。
  “但我们已经体力不支了,哈哈哈。”
  植村困难地呼吸着,自暴自弃般凄惨地笑着。他看上去已彻底绝望了。
  “别说丧气话。这可是生死攸关的时刻。难道你就不想活了。够了,我们再找一遍。要不听劝,我就要狠狠揍你一顿老拳。”
  到这个时候,植村也不会怕挨揍,只不过他们还是有点不死心。野崎和植村舒展了那疲惫的已失去知觉的腰身,跟在进藤的后面。
  “还有几根火柴?”
  走在前面的进藤,老道地问到,细心得让人感觉不是他。
  “不到十四根。”黑暗中,植村认真数了数,怯怯地答到。
  “足够了,点一根,尽量燃烧得长一些。”
  火柴被点着了。青黑色,犹如地狱小路的暗道一直延伸到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随后的几个小时内,悲惨的生死抉择继续着。整个暗道都被搜寻过了,但凡有一点看似柔软的地方,都尝试着挖过。但最终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另外三人还使出吃奶的力气,或推或打那入口处的大岩石,但那块石头纹丝不动,坚如磐石,根本无法想像它有多厚。最后他们又折回洞穴尽头的空阔地,试图在那儿的岩壁上凿出脚孔,顺着岩壁爬到高高的顶上,一直到达那个盖板的下方。但对于只有小刀,再无其他工具而言的他们来讲,光凿一个脚孔就要花费整整一天。恐怕还没登几米,死神就要光顾了。

  “已经没救了,已经完了。”
  进藤叹着气,终于承认不行了。现在到了这个固执己见、不肯轻易服输的大坏蛋都绝望的时候了,更别提那两个人,早已是有气无力了。真的一绝望,那一直忍耐着的饥渴一下子就侵袭上来。火烧般的喉咙下,干瘪如煎饼的胃锥刺般痛着。他们自己感觉困在这个洞穴中已有数月之久,实则才两三天。由于他们不吃不喝,再加上心力憔悴、剧烈运动,现在这比死还痛苦的饥渴折磨他们也就是必然的了。
  谁都不说话。无边无际的黑暗中,三个小生物垂死地躺在那里。沉重的睡眠感开始发挥效力。不能睡,不能睡,他们拼命睁开眼睛,但即使睁开,周围还是墨一般的漆黑。他们甚至分不清何时睡着,何时醒着。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猛的睁开眼,侧耳倾听,四周是一片墓穴中的静寂。呼吸是否停止了?也听不见另外两人的呼吸声。突然间不禁想他们或许已经死了。但自己连悲痛的力气都没有了。
  “火柴还有几根?”
  长时间的沉寂后,从远处不知何方,传来呻吟般的声音。那是进藤在打听火柴够不够。即便现在,人的本能还是惧怕黑暗的。
  接着又沉寂了一段时间。如果无人应答,问话的人也就没有再问的力气了。就在那时,从某个方位,传来窸窸窣窣如虫鸣的声响。
  “还有三根。”
  植村总算数清楚了。
  这时,进藤所在的角落传来喀哧喀哧解带子的声音,很快一件柔软的东西落在植村的鼻尖前。
  “把那个点着,或许亮堂点。”
  进藤脱掉了和服,想用它点起篝火。他已经无法忍受这地狱般的黑暗了。野崎和植村也一样。植村划了几下都失败了,最后总算划着了。顿时一团布就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巨大的空洞黑红黑红地映照在远处的各个角落。恐怖的秃头妖怪,更加清晰地在他们身后的石壁上晃动着。他们蹲坐着的对面,那个叫定君的宾馆老板娘,就像活着的木偶一样躺着,其前方的空地上,各种各样的白骨闪闪发光。三个人总算可以相互好好地看一下对方的脸了,每个人的面孔都是青筋凸起,整张脸如垂死的病人一般憔悴,面颊上眼窝深陷下去。相视的一瞬间,他们交换了一下幽灵般凄厉的笑容。

  24
  “啊!水。”
  突然,进藤失声大叫着跳起来,不知从哪来的力量,像疾风一般扑向空地的一角。那里有一个小四坑,里面残存着少量的水。
  “是水,是水。”
  野崎和植村看到那个凹坑后,也像疯了一样跳起来,互不相让,朝着那水坑冲过去。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像三头饥渴之极的野兽。
  他们在水坑旁,不顾一切地捞起水就喝。哪怕是一滴水也关系着他们的生死存亡。最后,这三个人的头在水坑上相互折迭着,抵撞着,像狗一样啪嗒啪嗒地舔着水。在混沌的光线下,根本无法辨别那究竟是清水还是腐水,说不定是人的血水,其实即便这样也管不了那么多。不管是泥水还是什么,对于他们而言都犹如甘露。很快,那小小的水坑就见底了。
  即便是短暂的喜悦,即便由于摄取了少量的水分,接下来的将会是更加难耐的饥渴,他们毕竟可以暂时忘却一下胃之苦痛。觉得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一样。但与此同时,方才那已麻痹的心灵之痛又开始更加残酷地折磨起他们。
  “为什么我们会遭此一劫。根本役有想到。”
  野崎说道,仿佛到此时才想起来一般。之前,他们光想着如何从被活埋的境遇中逃出去,拼命地干着挖掘逃生的工作,无暇考虑其他任何事,而现在他们已经完全绝望,刚才补充的水分又给了他们一些思考的气力,他们的话题终于转到这一方面来了。
  “明白为什么又有屁用。对于我们这些必死无疑的人来说,管它什么被活埋的原因。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谁来掐住我的脖子弄死我。一想到很快就要活活的饿死我就受不了。野崎君,拜托你了,掐死我吧。”
  已经毫无斗志的植村第一个自暴自弃起来。
  “不要这样,人十天二十天不吃也不一定会饿死。我们为什么会遭此一劫,想着这个问题时,说不定会顺带着想出逃生的办法来。幸亏刚才补充了点水分,难道不应该趁这个时候好好想一想吗?集中三个人的智慧,不可能想不出办法来。”
  野崎似乎还有点不甘心。
  “事实上,刚才我就一直思考着这件事。”进藤若有所思的应和着。“但你们到底怎么进入这个洞穴的?”
  “对,谈谈这个。我们先说,完了后,你也将经过说给我们听一听。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于是,野崎就将他们被活埋于洞穴之前的经过,完完全全地讲述出来。那时三人不约而同地又凑到原来的篝火旁。进藤的和服已经烧尽了,那残烬泛着红光,仅仅能辨认出相互的脸。植村迫不及待地脱下自己的和服想放在残烬上燃烧。“即使没有光亮也可以讲话。”进藤阻止到。他不愧经验丰富,为了以后暂时储存一些柴禾。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在黑暗中蠕动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具体的年代已经忘记。就连是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旅程也已想不起来。那时我刚过二十,每天在颓废中生活,当时怀疑人生的态度与刚体会到的游戏感受莫名地交织在一起。也许正因为如此,那时的记忆也就更加模糊不清了。那是艘两三百吨,包着铁皮的小木船。我横躺在二等船舱中。这是位于船尾,依照船体呈环状的铺有榻榻米的房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