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再穷也要去旅行 - 物价昂贵的英国:一个英镑看表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还未来伦敦之前,有位曾住在英国的朋友告诉我,其实伦敦真的很小,只要两三天,就可以游遍整个城市。听他这样说,当时想像中的伦敦还是比较小的。没想到来了伦敦之后才发现,其实并不是我想像中那么小,更不像他所说的只要两三天就可走完整个城市。如果我是跟大队,坐着舒服的旅游车,到了旅游景点就拿着相机拼命拍照,拍完了又坐车到另一个地方。我想,也许两三天还是可以走马看花地看完伦敦这个城市。
  在伦敦呆了一星期,其实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没有订下固定的计划,反正手上持着张周票,随心所欲坐着任何一种交通工具,到地图上的某一个地方。所以常常是拿着地图,走呀走,走到最后,自己也不太清楚身在何处。
  虽然如此,但我从来不担心迷路这个问题。就算真的迷路了,也不需要慌张,只要张开口向路人打听方向,又或者在附近找到车站或地铁站,就没事了。所以我总是喜欢东闯西撞,到处乱走。有时,走到一些没有游客的地方,眼前看到的不再是经过包装的一面,而是当地人生活真实的一面。在这期间,我去了一些没有游客的地方,当然也观光过不少名胜地。我一直都不太喜欢旅游区,总觉得里头所有的东西都是为游客而准备的,感觉很虚伪!当然,他们也是以赚钱为目标,在旅游区总是可以看到很多街头表演。

  说到底,游客的钱还是比较容易赚。伦敦的CONVENT GARDEN就是一个最佳的例子。夏天的伦敦,到处都是游客,整个伦敦显得生气勃勃!当然CONVENT GARDEN 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就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街头表演,有杂技表演、玩乐器、卖唱的……他们都在同一个地区表演,当然有一定的竞争性。表演者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想尽办法,各出奇招来赢得观众的欢心。他们当中,有的表演甚至带有危险性,让观众看了会捏一把冷汗。
  八月末的伦敦,几乎天天阳光普照。一大群的游客,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围在街边看表演。CONVERNT GARDEN各个角落不时传出掌声,欢呼声及笑声。有的表演者站在太阳底下做足一小时的演出,结束时,已经汗流浃背。还好伦敦的太阳,怎么热也不比大马的太阳猛烈。精彩的表演也赢得了不少观众的欢心。每次表演结束后,观众们总是一窝蜂地拥上前去把钱币丢进帽子里,尤其是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把钱丢进帽子,也许这些表演者在他们心中摇身一变,变成了超人的地位。不然的话,干吗迫不及待向前冲?总的来说,很多游客还是挺大方,看了表演,会主动上前给钱。而我呢?看完表演总是转头就走,从来不会上前丢钱币。不是吝啬,只是我真的无能为力。

  有时候坐在街边连续看了好几场表演都没有丢出一个英镑,感觉有点内疚。虽然没有给予金钱上的支持,但我还是尽我所能,给了最大的精神鼓励。所以每次有精彩的表演,我总是大拍手掌,高声叫好!
  其实,我也想在看完表演后,从钱包里拿出一两个小钱币往帽子里丢,问题是每次表演接近尾声时,几乎每个表演者都会说出同样的一番话。那就是“如果你们到咖啡厅喝一杯咖啡至少要付一镑多,而你们在这里看了一小时精彩的表演,我想那是远远胜过咖啡厅里的咖啡,所以请你们在丢钱出来时,也至少丢出一个英镑。至于那些20便士、50便士的零钱还是自己留着吧!”听到这样的一番话,我真的很惊讶!原来他们对观众在帽子里抛下的钱币还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我最终还是没有上前丢钱币,免得一不小心被表演者看到我丢的不是一英镑,搞不好他在大庭广众面前大喊,那我就真的要找个洞钻了。看来这些表演者不但有一技之长,而且口才更是顶呱呱的!每次看完表演后,大部分都是小孩拥上前去给钱。我觉得那些游客还是挺大方的,肯定他们不像我那样,每天只能吃面包。
  在伦敦,看街头表演好像成了我一种习惯,每次看到有街头表演,我就会加快脚步上前看,有的看过还再看一遍,有时看完了这边,就走到另一边去看别的。反正,看来看去也不会腻!我想,我已喜欢上街头表演这玩意儿了。看了各种类型的街头表演,总是觉得这些表演者很棒!虽然他们只是在街头做表演,但是他们可以凭着自己的专长,到处卖艺。有时候我在想,像这样的一种工作也是挺好的,没有时间限制,也不用受到老板的控制,自己想赚点钱,就带着工具在街头卖艺,想休息时就待在家里,时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很好吗?别以为这些街头卖艺的人赚的钱只能够生活,依照我的估计,每场的表演都会带来一些钱,所谓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很可能他们一个月所赚的钱多过一个超级市场收银员的收入。可是,他们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冬天的时候不能在街头卖艺,因为冬天很冷,绝不可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做表演。而这些很讲究技术的表演,更是不可能穿着厚厚的冬装来完成。所以,听说很多街头卖艺者都拼命在夏天做演出,希望能多赚点钱来补贴冬天的生活费。

  很遗憾的,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不然的话,也许我会考虑像他们一样,做街头表演来赚取我下一站的旅游费。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人性的弱点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三十五年来,美国出版商出版了二十多万部各种不同的书,其中大部份是枯燥乏味的,许多是亏了本的。我说了”许多”吗?有一位列人世界上第一流的出版公司的负责人,最近这样对我承认说,他公司拥有七十五年的出版经验,可是每出版八本书,依旧有七本书是亏本的。那么我又如何还敢冒险,再写这本书呢?而且在我写好后,你又为什么要费事去读它呢?.是的,这两个都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叛逆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又跌下来了吗?她苦笑。明天,要记得叫人来铺上长毛地毯。室内空调似乎没有发挥它的效用,冷,是唯一的感觉。功能再强有什么用?一点都不暖的暖气,明天要顺便换掉它!她坐起身,赤脚下楼。打开冰箱,里头塞得满满,应有尽有。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
回首的相思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楔子最后一抹夕阳余光没入地平线之下,宁静的小家庭中,婴儿嘹亮的哭啼、夹杂成一股笔墨难以形容的氛围----那叫温馨。突然,悠扬的门铃声响起。“擎,去开门。“房内,尹心语扬声喊道,由那慌乱的口气和婴儿更加撼动山河的壮烈哭声可以判断,刚晋升为母亲的小女人尚未摆平那个才数月大的小东西。宋擎了然地笑了笑,先关了炉火后,才离开厨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