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簪中录 - ☆、十三 云泥之隔(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三 云泥之隔(二)
  “不止如此。”黄梓瑕一动不动地望着张行英,又说道,“张二哥,你也早就知道,魏喜敏就是害得滴翠如此凄惨的始作俑者之一,不是吗?”
  “是……我骗了你们。”张行英终于开口,声音嘶哑干涩,艰难无比而缓慢地说,“我一早就知道,阿荻的真实身份。所以我去吕氏香烛铺偷偷看过,想着要不要告诉阿荻的父亲,他女儿现在在我家,没有死……”
  结果他过去时,却发现几个人带着颇为沉重的包皮裹进去了,其中就有他见过一面的那个公主府宦官魏喜敏。
  公主府的人迟迟不出来,他在角落中听到偶尔传出的一两句“滴翠”字样,终于还是忍不住,悄悄走到窗下,耳朵贴在墙边,倾听里面说的话。
  他先听到魏喜敏趾高气扬说道:“吕老丈,滴翠是触犯公主在先,我才命人将她责打一顿的。可谁知她不经打,几下就昏过去了?公主府又不可能留人在里面养伤,自然是丢出去了。之后碰上那种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今儿就把话放在这里了,发生这种事,只是你女儿命不好,原本和公主府全无关联!如今公主和驸马只是看在你们可怜,才赏你们这些,免得你们在外信口胡说,败坏公主府名声,你可知道了?”
  屋内传来吕至元扒拉银钱的声音,然后便是他慢吞吞的声音:“几位公公放心吧,我女儿已经拿了我给她的绳子,自个儿找地方寻安静去了,以后绝不会再出现在各位面前了。”
  “你自个儿知道就好。”魏喜敏丢下一句,转身就与几个宦官走了出去。
  张行英缩在窗下,听他们边走边唾弃:“这老混蛋,自己都活不了几年了,拿钱倒是爽快,也不看自己还有没有命花!”
  “就是,儿子女儿一个都没有,将来死了,钱留给谁啊?”
  “嗤,那么点钱,你还怕他花不掉!”
  张行英说着当日情形,怔怔发了一会儿呆,目光又落到滴翠脸上,轻声说:“阿荻,如今没事了,所有造成你不幸的人,都已经死了……以后,你一定能过得很好。”
  滴翠睁着一双通红的眼睛望着他,不言亦不语。
  周子秦不敢置信,颤声问:“张二哥,难道……难道凶手真的是你?”
  张行英摇头,辩解说:“不是我,我是真想杀了他们,可我没找到机会。”
  黄梓瑕望着坐在面前的两人,一个是高大端正的男子,一个是清秀能干的女子,原本是这么好的一对眷属,可谁能想到,他们之间还会有多少的苦雨凄风,坎坷波折?
  她叹了一口气,示意周子秦将记录收起,说:“张二哥,希望你这回没有骗我们。希望我们不会再继续找到你犯案的罪证。”

  张行英站起来,低着头不说话。他高大挺拔的身躯,在这一刻看起来似乎有一点伛偻,仿佛他身上那些重压,已经让他不堪重负,不由自主的,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意气风发。
  黄梓瑕的目光又落到滴翠的身上,如同轻叹般说:“希望那幅画,也快点出现吧。及早交到大理寺,了却一桩事。”
  出了张家,黄梓瑕一直在沉默。原本一直都活得兴高采烈的周子秦,也一反常态地闭上了嘴巴了。
  他骑着小瑕跟在她的那拂沙后面,跟着她一直往东走。等她绕过醴泉坊,进了西市,他才问:“我们去哪儿?”
  黄梓瑕说:“去找钱记车马店的老板,钱关索。”
  钱记车马店在西市占了个挺大的门面,一进去就可以看到。更大的却是在店面后面,老大一个院子,数排马厩。矮胖老板钱关索正志得意满地在马厩之间踱步,看看这匹,拍拍那匹,满脸都是喜悦的油光。
  “钱老板。”黄梓瑕向他打招呼。
  喜悦的光顿时褪去,钱关索的脸上显出一种混合着尴尬和场面化的客套惊喜来:“哎哟,杨公公!杨公公啊,有失远迎,在下真是怠慢了!”
  “哪里,是我不想惊动钱老板,所以未经通报就进来看马了。”黄梓瑕说着,随手将自己那匹马交给马夫。
  钱关索一看见那拂沙,眼睛顿时亮了,赶紧上去摸了又摸,啧啧说道:“好马啊,真是好马……这么多年来,我经手过的马当中,没有一匹能和这匹相提并论的!公公,您是从哪儿弄的?”
  “哦……马的原主人嫌它脾气太温和了,我就暂时先骑着。”黄梓瑕说着,又说道,“钱老板,别管马的事情了,今日我来,是有事情要请教您。”
  “哎哟,不敢当不敢当,公公您有话尽管问我,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一边说着,一边眼睛还在觑着那匹马,一脸艳羡。
  周子秦郁闷地牵着自己的小瑕,系在那拂沙的旁边一起吃草料。钱老板一看到他,赶紧向他拱手:“周公子!您到我们这家小店来,真是蓬荜生辉啊!久仰久仰!”
  “你认识我?”周子秦问。
  “您说笑了,长安城还有不认识您的么?”
  黄梓瑕打量着周子秦今天的衣着,孔雀蓝的绸衫,鲜橘黄的腰带,棕红色的鞋子,依然挂满全身的小饰品与挂件————长安城仅此一家,绝对一眼就记忆深刻,永生难忘。
  周子秦向他拱手:“钱老板,我也久仰你的大名了,听说你是京城第一会赚钱的人,十年间就有这么大身家,简直是传奇啊。”
  “哪里哪里,都是托了大家的福。”他笑呵呵地带他们到屋内,在一张厚厚的波斯毡毯上坐下,又命人煮茶,才问,“两位到来,不知是为何事啊?是夔王府需要小的效劳,还是刑部衙门有什么吩咐?”

  “实不相瞒,我们现在同时被大理寺抽调去,正在调查与公主府有关的几桩案子。”黄梓瑕开门见山说道。
  钱关索脸上的肥肉抖了抖,一脸心绞痛的模样:“杨公公,上次小的已经对您坦承过了,小的与驸马爷,真的就见过那三次,真的!至于公主,我对天发誓,没这个福分,一眼就没见过!”
  “这次我来,不是询问驸马的事情。”黄梓瑕端着刚刚煮好的茶,隔着袅袅的热气看着他,“我想问一问钱老板,十年前您的……女儿的事情。”
  钱关索脸上正在颤抖的肥肉停住了,他怔愣在那儿,许久,才叹了一口气,整个人垮坐下来,看起来就像一堆肥肉流淌在了地毯上:“杨公公,我女儿……唉,我不知您忽然问起十年前的事情是为什么。”
  “我听说,钱老板您当初携家带口从老家逃难过来时,曾经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差点冻饿而死。而你发家的第一笔钱,是因为……”
  “是因为我卖了女儿。”他打断了她的话,声音有气无力,“唉,多年来我也没脸说,可既然公公知道了,我就跟您说一说吧。十年前,黄河改道,我家乡遭了水灾,房子和田都被淹了。我寻思着没活路了,于是带着老婆、女儿和两个儿子就往京城去了。结果老婆在路上得病死了,只能在路边草草挖个坑埋了————后来啊,我发达后到当初埋她的地方找了好几遍,却怎么也找不到到底埋在哪儿了,唉……”
  周子秦从自己身边取出纸笔,敬业地开始记录。
  钱关索看见他记录,稍微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继续说:“到了长安之后啊,我带着三个孩子站在街头,发现我算完了,做生意?没本钱;做苦工?一路上饿得一点力气都没了。所以我只能带着三个孩子在街上要饭,饥一顿饱一顿,眼看这样下去一大三小全都得完。直到某天我在街口拖着孩子要饭,看见一个宦官在采买宫女宦官,一个孩子,有五缗钱哪!我看了看三个孩子,寻思着,我要是卖掉一个,弄点本钱,说不定其他两个孩子就有活路了。于是我就跟杏儿————就是我的女儿————说,杏儿,你两个弟弟年纪小,而且将来男孩子长大了,还得续我们家的香火不是?要不,你跟着那个公公走吧。杏儿当时嚎啕大哭,抱着我的腿就是不放手。我也实在没辙,蹲下去抱着杏儿,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说,杏儿,你这进宫做宫女,是有好衣服穿,有好东西吃的,可弟弟要是进宫做宦官,下面的小机机是要割掉的,你说,你能让弟弟受这么一刀吗?你这做姐姐的,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
  说到这里,钱关索眼泪也掉下来了,一个四十岁的大男人呜呜哭着,泪水沿着他肥胖的脸歪七扭八往下流,说不出的滑稽,可黄梓瑕和周子秦都没有笑,只觉得胸口心酸一片。

  “唉,人穷志短啊……现在想想我当时对女儿,可不就是混蛋么?那种地方,每年无声无息死掉的宫女那么多,乱葬岗上一丢一埋,就是一个女孩儿完蛋了。可当时没活路了,就指望着杏儿救我们,我就那么说了,也那么做了……”他垂着头,有气无力地说,“我拿着卖杏儿的钱,开始贩草料,后来卖草料时遇上贵人,指点我去关外贩马。我运气好,从贩两三匹马开始,到贩十几匹马,后来名声大了,朝廷一次找我订几千匹马,这下忽然就发家了,我又娶了一妻一妾,想着再生个女儿,谁知这么多年,也就我的小妾给我又生了个儿子。我想老天爷肯定是惩罚我,这辈子,我是不可能再有女儿了……”
  黄梓瑕轻声安慰他道:“钱老板,好歹上天成全,您如今能在公主府找到女儿,也是幸运。”
  “是啊,可杏儿毕竟还是不肯原谅我啊……”他哀叹道,“我偷偷去公主府看过她,她也不愿见我,还是隔着屏风把自己手上的胎记给我看一看,脸都没露过。我给她送过一些吃的用的,她也回赠给我一些东西……但是她就是不肯跟我见面,说是自己在被卖掉的那一刻就发誓,再也不见我的面了。”他沮丧地塌着肩膀,摇头道,“这辈子,能知道女儿还活着,还能说上几句话,也就算我造化了。”
  这下,连周子秦都不由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隔着屏风和你说话的人,必定就是你的女儿呢?”
  “当然是啊!她手臂上那块胎记的形状,和我女儿当年手臂上的,形状一模一样,那种粉青的颜色也是一模一样!如果不是她的话,那还能是谁?”钱关索坚决摇头,捍卫自己重新认回女儿这个事实,“再说了,冒充我女儿有什么好处?我不过给她送些吃的,一点都不值钱。她唯一一次向我要东西,只是对我说,外面市集上是不是有那种小瓷狗,她以前很喜欢的,但是被人丢掉了。我赶紧去买了一个,第二次去找她时送给了她,结果她也回赠我一个小盒子。我也没在意,结果打开一看……唉,可真把我吓了一大跳。”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本周将是重要的一周!
  因为,这个案子结束之后,女主角就要前往四川啦~
  从没去过四川的我,一想到就觉得心虚来着。
  所以,周三开始,我拉上阿囧一起前往四川,采(lv)风(you)五天~
  不过请大家放心,周三到周五还是照常更新的,因为周末我乖乖在家码字了^^
  存稿箱见~
或许您还会喜欢: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