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张承志散文集 - 午夜的鞍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北京苦夏,想想都心惊肉悸。默默盯着已经大敞的夜窗,心里好像在叨叨着:快来啦,慢慢熬吧。这样的方兴未艾的夏夜里,人容易忆起凉爽的草地。往事早不该再说了:包皮括山峦、营地、一张张熟悉的脸、几匹几头有名有姓的马和牛,都因为思念太过--而不是像别人那样忘得太净--而蒙混如水,闪烁不定了。往事,连同自己那非常值得怀疑是否存在过的十九岁,如今是真的遥遥地远了。活在莫名其妙的一片黑森林般的楼群里,在这种初夏季节,像一丛肮脏的错开的花。架上的书抽下又插上,看来看去还是只爱看自己爱看的那几本。脑中的事想起又忘掉,想来想去也没有个条理。近几个月,总是不嫌乏味地回忆马。清醒时我知道,对马的回忆,于我已经是一种印刷般的符号。开始能栩栩如生地忆起一匹匹的骨架长相,忠诚而消瘦的那黑特·海骝,美如希腊雕塑而又小又无能的"豪乌",一匹样子凶恶似紫似灰的杂色马崩薄勒,大名鼎鼎的马倌白音塔拉的竿子马切普德勒,然后是名声更大但年衰岁老的白马亚干,最后,还有一直没有到手没能真正属于我的哥哥的哈拉。但是很快它们就混乱了,旋转着,互相粘合隐现,我不能完成关于任何一匹的一个完整回忆。我猛地惊醒过来,窗外还是黑沉沉凝视着我的憧憧楼影。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那些黑森森的影子矗立得很结实,它们好像永远不会裂开或粉碎。而我听见清晰的一个声音。像伤口一样,裂开着劈开着,像木柴被一柄无形的斧砍进。这是什么呢?我抽下一本书又放下。我摊开一沓纸写了几行又撕掉。我倒了一杯更浓的茶,卷起一支莫合烟。我看看表已是午夜了,我眼前又有走马灯--六匹和我情深似海的马儿旋转起来,最终使我晕眩了。那匹远星一般的马,那匹如同一个原则一条规矩般的马不再清楚。我盯它盯得眼酸,可是它渐渐褪着毛色,一年年地淡漠朦胧,我追寻般拼竭全力睁大眼睛,我觉得心里的感情已经爆发成怒气了。外面的黑夜目不转睛地和我对峙,对此我需要一个活鲜鲜的生命,而且是姣美的生命支撑自己。夜,已经深了。我也许是错把这种需要认成了一匹马。它先是漆黑绝美的黑色哈拉,后来变成雪白柔顺的白色亚干,先后充斥着我这一隅最偏僻的神经。惟在今夜,影像变了。我突然想到了鞍子。这个字按汉语规律究竟是该衍化成"鞍"子呢还是""子?其实它是木头制成的。我强忍着听那声清脆而细微的裂劈声响。它响得太逼真,撕扯着一种被自己一直压制的回忆。我仇恨地看看窗外的黑森林,它们不是树木的儿子。劈裂声持续着响了很久,深夜中只有它,像我们那些鞍子破碎时的声音一样。是这样,该写一写那些鞍子了。插队四年,我们有整整一本鞍经。就像我们忍着不去批评那些关于马的轻薄谈论一样,我们从不多说其实更珍惜的鞍子。而四年里听惯了摔人碎鞍的故事,好像知识青年的鞍子特别脆,有的人可能插了三年队碎过四五盘鞍子,奢侈得可憎;也有的人,一直到离开草原时那盘木鞍还完好无恙。全公社、也许全旗知识青年中最有福气的是蔡。他分得一盘银饰累累的旧鞍。银子的成色很高,马拴在哪里都被阳光照射得白灿烂漫。他早早摔碎了鞍子,后来知识青年独立出包皮(离开牧民家)时,给他买了一盘木架子,请两个有名的喇嘛鞍匠给他重新箍起。一直到我离开草原,那盘满是银霞的鞍子还在草地上银光灼灼,撩人心目。--蔡碎过一次鞍。唐趁蔡修鞍时,抢了他几枚银钉,安在笼头上三颗,然后称自己的马具为"三星"。他那半辈子一直渴盼当马倌,然而一直到离开草原也没能实现理想,只是置了一盘白铜镶边的、苏尼特式的元宝鞍,整天幻想着套住马后坐在鞍桥后头的滋味。他除了碎过自己一盘鞍外,还骑坏过别人一个鞍子。他那盘配着"三星"笼头的鞍子很舒服,收拾得干净利索。和一些老牧比起来,我们几个的鞍子齐整得多,可能是因为无家无宿的地位吧,生涯在马背的感觉比老牧还要强烈。我哥阿洛华在这么多年里只给我一个破鞍烂鞯的印象。他在我插队的几年里,不知被马踢碎了多少盘鞍子,我总是见他直到上马出门之前,才慌慌张张地翻出黄羊角、小刀和皮条,左绑一下,右补一块,勉强把吱扭响的鞍子扣在马背上。毡垫更是恶心,黑烂的毡絮片露出来,蹭得马腹脏脏的。--大多是摔下马来,又没能抓住马。空鞍的马疯跑一阵以后,背上的肚带就滑松了。只要鞍子翻转到马肚子下面,马就会惊。疯马一边窜跑,一边死命要踢掉肚子下面坠着的那个又是皮子又是铁的怪物,而落马骑手只能呆呆地看着。最后的善后事情是:没精打采地在草原上遛,在空旷的牧场上,东拣回一块破鞯皮,西寻回一只脚镫子,再试试能不能找回肚带、鞍钉。至于鞍子本身--那坚硬木头打成的木骨,已经像一具炸碎的死尸了。我的鞍子一直没碎。虽然也饱经踢摔,但它直到最后还是那老样子:不漂亮也不难看,白铜鞍条,白铜鞍钉。特殊的是两块鞯皮硬过生铁,怕是用牤牛皮做的。它大致能算多伦式,但后桥微翘一些,骑惯了觉得屁股被紧卡着,心里踏实而放松。像年轻人不能体味生命的蓄量一样,也像蒙古谚语"新马不懂长途"里描写的那种新四岁或新五岁骏马一样;我作为我那盘翘角多伦鞍子的主人,却并不知道这鞍的硬度。在接近四十岁的时辰回忆十九岁那少年轻骑的具体往事,即使我有奇特的记忆力,也毕竟很困难了。我恍恍惚惚记不清那些摔下鞍桥、重重砸进厚厚草地或雪地的影子。顶多只有一丝感觉,觉得浑身骨头摔得现在还疼,但又觉得硬土硬石的草原又深又软,在那儿是不可能折臂断腿的。纵使每年都有数不清的牧民残废,正骨郎中在草地上醉醺醺串荡着,令人憎恶又受人崇拜--但那时的我从来不相信我的骨头会折断,就像我从未留心的、我那盘忠实鞍子从来没有裂碎一样。好像还讪讪带着一点忿嫉。知识青年骑手们都破旧而立新,拴起了银光夺目的新马鞍;漂亮而高雅的苏尼特式元宝鞍一个个在我眼前晃动,使我永远无法和他们比试。鞍不行,连马带人都似乎失了一份锐气。其实,我并不是没有过一个关于新鞍的盼望。如果我在蒙古草原那几年能有一次机会,如果这鞍子在一次剧烈喧响中裂开,如果我再趁酒醉把阿洛华哥的黑骏马要过来而不是顾虑它的耐力太差,--那么我自信乌珠穆沁会出现一个唯美主义的年轻骑手。当然,那也许是美丽的梦,但那个骑手不是我。广阔苛烈的大草原改造得我越过了那种小生之梦,认真地朝着一个坚毅深沉的男人走去了,并且宿命地使一盘铁打般坚硬的柏木鞍子陪伴着我。今夜闷热而阴冷。穿衣淋漓落汗,脱衣肌肤生寒。风呼啸着满天布云,但肯定不会落雨。推开窗子,热风如潮卷着一幢幢黑水泥的死林木,对峙般不直接扑向我的胸怀。那一定也是在一个五月初夏天气诡异的日子里,我第一次卸下鞍皮打量了我那架鞍骨。那木头纹理狰狞而坚密,看得见一株老柏树的苍劲姿影。那种老柏树不像窗外冷漠的水泥沙漠上的怪物,那种老柏树躯干已经炼成钢铁,脉管却输动着活力的绿色。柏丝纹缠绕纠绞,我恍然大悟了:马蹄可以踢得它丝丝开扣,但绝不可能踢散它的热烈内里。其实,它已经裂缝累累了。我震动地看着一道道黑裂的缝隙,吃惊它为什么不在那一次碎掉了事。有一道黑缝上还粘着新鲜的木屑,我知道这是前几天那次落马:我懒得系肚带撑竿上马,轰羊回来时我顺手甩了一竿套羊。羊逃了,驯熟的白马自己猛转身去追,我无所谓不可地随着举起竿子。拐一个急弯时,鞍子嗖地滑下马脊,我和没系肚带的鞍子一块摔到马肚子下头,左手无名指还勾着缰绳。后来留下的纪念只是一根指头的小残疾--它使我学不成吉他弹唱了,但我不知道,我的柏木鞍应该在那个可悲瞬间里绝望地、清晰地响着裂开。还有几道醒目些的裂纹,我都能大致判断它的忌日。一名牧人骑马史的经历,原来只是刻在不见天日的内里,隔着炫目的美丽银饰,或者白铜饰。记得那一天我初次心情沉重。在毡包皮里昏黄的油灯下,我默默地把揭开的鞍皮又裹紧,把一颗颗银扣子和白铜花钉牢。我一言不发地收拾着,包皮外漆黑的五月之夜里,微闷的气浪带来羊群不安的反刍声。我用羊油勒亮了每一根皮梢条,用破布把银铜饰件打磨得雪亮。在磨旧了掀开一角的小鞯边上,我小心地缝了三针。我又修理了马绊和鞭子,一一把它们系在鞍上。我把鞍子举起,穿上一根圆木,把它悬挂在毡包皮的哈纳墙上,然后久久地凝视着刚刚开始的热夜。不知为了什么,今夜我猛地想起了这盘鞍子。我后悔得胸口堵疼,为什么我毫不犹豫地把它丢在乌珠穆沁独自回来了呢,为什么我二十年如一日地回忆那些虚幻得多、与我相随短暂得多的马儿,却从来没有回忆一次四个三百六十天无一日不陪伴我的、那盘柏木骨架的翘后桥多伦鞍子呢?说到草原,说到骑手,那鞍子拥有的意味要深远得多。如今我突然懂了,在新疆哈萨克人是借马不借鞍的。我尊敬地漫想着,哈萨克是古老的突厥人的苗裔,也许他们对牧人生涯有更本质的把握。当骏马在飞跑的时候,它是认为骑手压着它呢,还是鞍子压着它?我骑过上百匹马。我拥有过上十匹马。我害死过两匹马。然而马儿于我像走马灯,马和牧人的关系是变幻的。也许会出现憧憬的马,也许会出现热恋的马,然而鞍子却恰似骑手本人。在我的墙上,在这面一直没有装饰的墙上,应该挂着我那盘伤痕累累的鞍子。我转眼望着这词不达意般空涂着一派纯白的墙,心里感到深深的怅惘。二十年过去了。这些日子里我发现的秘密是:悟彻一桩事物的周期是二十年。无论是对插队,对历史课题,对文化大革命,对名篇佳作,对母亲妻女,或者是对马、对羊,对一盘鞍子。当时光巡转了二十年,我终于猛锤击头般从自己身上看见了那盘柏木鞍子时,我面对着的是北京沙漠中的水泥钢筋黑森林。它们如黑浪汹涌,压迫得我喘不过气来。而五月将末,夏行伊始,这种黑暗和苦热,这种逼人索命的季节和长夜,还刚刚开始。空墙和随黑暗涌进的热浪在碰击。原来,这几年里恍惚若失,只是因为在我心里的密密纹理间,缺了那柏木鞍的拼死缠咬、宁百裂而不碎的结合。静静坐着,迎着扑胸的热风,我觉得自己这面空墙上出现了我的乘鞍。怪不得墙上总空着这么一块,原来我一直等着挂它。由于年轻时的错误,我无法挂上它膻腥风尘的原物了。但此刻我还是把它挂好了,我首先挂上了我自己觉悟了的暗悔,再挂上成年后刚刚出现的怀念,最后,我挂上了惟我才能看清的、那伤痕纵横的它的影子。1988年5月
或许您还会喜欢: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2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0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