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哲理散文(外国卷) - 论懒散(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塞缪尔·约翰逊很多道德学者都指出,骄傲是在人类所有恶习中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它的表现形式繁杂多样,隐藏方式也多种多样。就如同天边月儿晶莹透明的面纱,伪装既有光彩之处又有隐晦之所。虽然遮盖但亦可一眼望穿。诚然,我无意降低骄傲的危害程度,但不知道懒散是否会成为它的强敌。然而有些人高声赞叹懒散是高雅之事,以“闲散之士”自居,正如布西里斯在剧中自称为“骄傲之士”一样。他们炫耀自己无需做事,感谢命运之神没有给他们安排事情。他们每晚睡觉睡到自然醒,起床活动活动也只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入睡。为了延长黑夜的主宰,他们拉起厚厚的双层窗帘,终日不见阳光,除了“告诉他,他们十分憎恶他的光芒”。不断地变换享受的姿势就是他们所有的劳动。对他们而言,昼夜的分别就在于长沙发、椅子与床的不同。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并且公开的懒散女神崇拜者。女神为他们编织罂粟花环,把遗忘水倒进他们杯子里。他们生活在平静的愚蠢状态中,忘记了别人,别人也忘记了他们。他们的生活早就停止了,等到他们死了,生者只能说,他们停止了呼吸。但是懒散在不经意间控制着大多数人的生活。因为这种恶习仅限于懒散者自身,不会危及他人。所以人们不会将它等同于欺诈和骄傲;欺诈危及财产安全,骄傲自然也会伤害他人的自尊。懒散具有一种平和静默的本质,不会因为炫耀而招来嫉妒,也不会因抗衡而遭受怨恨。所以没有人忙于理会或刺探它。正如骄傲有时藏在谦恭之下一样,懒散通常为紊乱和匆忙所遮掩。一个人疏忽了自己明明知道的职责和真正的工作,自然会尽力去想一些让自己忘却自己愚蠢的事,然后努力地去做一些不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我欣赏。有些人总是时刻准备着,忙于事前的准备,例如拟定计划、收集材料、为大事做准备等。这些人肯定受到了懒散女神神秘力量的控制。只是,一味地忙于找工具的工匠是无法做出什么成就的。一位绘画大师曾告诫过我,只是对铅笔和颜料充满好奇的人,是不能将画画好的。另外有些人将懒散看成一种权宜之计,他们认为懒散可能使人一生碌碌无为,但它可以使生活不是那么百无聊赖,没有空闲时间的沉闷。懒散的艺术就在于用琐事充斥每一天,手头总有一些让人好奇但又不劳神的活儿可做,大脑保持一种活动但不是劳动的状态。我的老朋友索伯已经使用这种艺术方法多年,而且卓有成效。索伯是一个欲望强烈、思维敏锐的人,但他又酷爱闲散。为了保持这种平衡,他很少强迫自己去做难做的事情。但是欲望和思维的力量太大了,以至于他无法安然地睡觉。虽然欲望和思维的力量对别人可能没什么用,但却使他厌倦了自己。交谈是索伯先生的主要兴趣所在。他可以永无休止地说或者听;自己说或者听别人说同样令他开心。因为他在幻想这是在教别人或自己学东西,暂时忘记自身的耻辱。但是有一个时间段使索伯先生想起来就发抖。那就是晚上他必须回家好让朋友们睡觉;而另一个时间是早上不打搅别人,因为这时全世界的人都拒绝被打搅。不过他有许多办法去缓解这段无聊时刻的痛苦。他安慰自己,手工艺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他发现周密的思考在很多方面都有影响力——即推理的效应。经过仔细地观察思索之后,他开始实践。他先为自己购置了木工家具,并且成功地修好自家的煤箱。相信只要有机会他就会继续这个实践。除了干木匠活,他还试图学习鞋匠、锡匠,还有管道工和陶工的技艺;虽然这些他都没学成,但他决心更好地学习来操纵这些。但是他的日常娱乐是化学。他有个用来蒸馏的小炉子,这是他长期以来生活的安慰。他提取油、水,各种物质精华,尽管他也知道这些毫无用处。当他坐在曲颈瓶前数着一滴一滴的液体,看着它们滴答而落时,时光就飞逝而过。
或许您还会喜欢:
神秘的第三者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凌晨时分,帕克-派恩先生乘坐由巴塞罗那开往马霍卡岛的汽轮在帕尔马下了船。他立刻感到了失望,旅馆全满了!供他选择的最佳住处是一间衣橱似的不透风的楼房,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馆里。从房间向下看,是旅馆的内院。帕克-派恩先生并不打算住在那里。旅馆老板对他的失望显得漠然。“你想怎么着?”他耸了耸肩,说道。如今,帕尔马名声在外,游人如织。英国人,美国人,人人都在冬天来到马霍卡。整个岛屿拥挤不堪。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
等待戈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点击阅读]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红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贵志慢慢拉开她背后的拉链,让她的胸部更裸露,在洋装袖于被脱掉时,她还缩着肩协助配台。但,胸罩被拿掉的瞬间,她又不由自主交抱双臂了。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三个月前的六月初,木之内冬子开始发觉在生理期前后有些微异的迹象。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体重四十公斤的她身材瘦弱,对身体本就不太有自信,即使这样,最近几年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病痛。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