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哲理散文(外国卷) - 同路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凯门·瑞潘不管是雨天、雪天或酷热的仲夏,我们一群人总是一大早便在公车站聚合,启程去礼拜堂。在这种情况下,同舟共济远较互通姓名重要。司机的八字胡已经雪白,在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孔上显得格外突出。他和蔼地向每个乘客微笑,希望他们把应付的车票钱放入钱箱内,并且遵守乘车的一切明文及不明文规定。在他的公车上,绝对不能吸烟、乱丢垃圾、言行粗鲁;也很少人在到站时要打那刺耳的铃,他记得每个常客下车的地方。启程前,我们都会在心中暗自点名:前排那个向来不出声、就算我们热烈地跟她打招呼她也从不回应的女人在哪里?呀,她来了。她衣衫破旧,显然并没有多少余钱,却总是多带一杯咖啡送给司机。那个刚挨过漫漫长夜、总让我们觉得有他在大家就很安全的夜班工厂保安员来了没有?噢,他来了,一屁股坐在座位上,闭起眼睛,直到车子开近他该下车的街角,才不得已地睁开眼,站起来从前门下车。还有那个进城去买份早报的矮胖子,他总是跟我们一起去咖啡店买个面包,然后把报纸夹在腋下乘车回家。有个早上,他正要上车时,突然晕倒在人行道上,我们都立刻趋前帮忙。一个不知名的人伸出手臂让他枕着,等救护车到来。我们离去的时候,人人都在为他默祷。然后有人瞥见他的报纸丢在沟渠里,司机便把车停下,我们把报纸塞进救护车内他的身旁。那天早上公车误点很久。第二个星期天,那胖子又来了,夹着一份刚出版的早报,脸上带着明显的感激笑容。一对手牵手上车的墨西哥夫妇也是笑容满面,他们下车时仍紧牵着手。去年年底那个女的怀孕了,后来有一天,她的大肚子不见了,清楚告诉我们孩子已经出世。我们甚至为添了一名新成员而有点骄傲。我们在距离车站15个街口外,就会见到那群海地人。他们乘的那辆公车总是比我们的晚到换车点,要是我们开走时他们还没到来,我们就会怅然若失。在他们全上车后,大家总是微笑点头。只要能表达内心的情意,谁需要说话或互通名字呢?有个黄昏,我们去光顾公车路经的一家鲜鱼馆子,侍者把我们带到一张桌前,旁边有个紧裹着大衣的人独坐着。我们还没有看到那人的脸,先已认出她那件大衣:正是那坐在公车前排的妇人。我们像每个星期天那样微笑熟稔地跟她打招呼。这一次,她的脸不再冷冰冰的,而露出表示认得我们的神情,然后羞涩地微笑。她的话从因语言障碍而绷紧的双唇生硬地吐出,我们马上明白为什么过去她不跟我们谈话。她说,坐公车是她整个星期最大的享受,其次就是偶尔到这家馆子来吃饭。“而这一次我更是跟朋、朋、朋友一起吃。”她补充说。桌上的烛光摇曳不定,两张桌子接近得好像合在一起。我们觉得以前从来没有吃过像这样鲜美的鱼。夜深沉,也更温馨。我们分手时成了朋友,我们交换了姓名。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