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去,把信送给加西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所有似是而非的管理歪经中,有一段最让我受不了。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尽快联系到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而后者藏身在古巴山区的密林。总统听说有个名叫罗文的人,只有他能找到加西亚。于是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罗文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如何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等等这些细节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致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以上并非摘要,故事就这么长。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自家杂志上发表,随后连载系列文章。一个世纪以来,以《把信送给加西亚》为主要内容的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由各国zheng府军队和企业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敬业守则的读本,号称世界第六畅销书。
  2002年一个三岁就很胖的家伙买了堆廉价书送朋友,现在回想起来,《把信送给加西亚》所提倡的敬业、服从、勤奋,给刚或将工作的小青年无疑是及时的。但看过整本书没提送信过程更多细节,只是左右反复一味地赞赏罗文中尉“什么也不问就去送信”的德行,就让人恼火了。

  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终日像罗文一声不吭却疲于奔命?
  又有谁凭沉默出了人头地?在这个做秀的时代。
  罗文无疑是成功的,对他的成功之道,我做如下理解:
  1.罗文没有问“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不代表他不找向导,不查地图,不带纸笔和信号弹。相反,罗文是古巴通,知道找加西亚应该问谁去哪找怎么去,而总统知道这事可以交给罗文,双方都应用了信息时代的生存技能:“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问谁”。
  “信息爆炸”这词在世纪末流行一时,早已经淡出报端,看来老百姓适应爆炸挺快的。到今天这个后爆炸时代已经没什么非记住不可的网址,但你至少得会上goobai,接下来就全靠专业知识去确定答案。假如对古巴一窍不通,罗文的反应也只能是“谁?哪?”,不知道还不问,那叫缺心眼。

  2.及时反馈。余世维讲过一次他为总部订会议酒店,来回几个电报,最后搞定。发给总部的几个电报都是陈述情况汇报进展,而总部每次的回电只有俩字“了解”。其实汇报就等于请示,因为中间可能执行有误或需求变化,“了解”即等于“没问题,请继续”。某些情况下,任务的结果不那么重要,执行过程中形成的职业素质,却影响终身。
  罗文深知自己要直面一切困难,更要让老板放心。不问,体现他专业的自信,是让老板放心的办法之一,不问,但一定有“yes sir no problem sir”。接下来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更重要,百多年前资讯落后,罗文可以消失几周穿越丛林,换成今天48小时没消息就得派人救他。更别说一旦信送到,如何及时报知总统,如何送回信,那又是另一个故事。
  麦金利总统也是成功的,值得企业领|导|人学习:
  3.知人善任是真正的钥匙。总统之所以成为总统,罗文永远是他的兵,在众多赤胆忠心中,只有罗文能解决“找到加西亚”的问题,而总统知道这一点。身为老板经常头疼的就是员工一大把,遇事无人可用。没有专业人士辅佐,老板就是一可怜虫,空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和“别提过程我只要结果”除了扮酷有屁用?

  4.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中小企业的号召力凝聚力不能跟联邦zheng府似的,送信的任务倒是都差不多。一件零碎差使会影响员工前程,而老板的人心得失,往往也是因为小事儿。要达到双方信任,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前提,从这个角度说,教会员工沟通,而不是沉默,非常重要。有了前提,还要有一套可操作的办法来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美国总统是怎样发现和了解罗文,又凭什么相信罗文所开辟的线索,敢以将士的生命交托其上?
  即将结语时想起国粹中的著名悲剧《失空斩》。罗文接活的效率投合了收集愚忠的老板们,但千万别当它是美国精神,总统一句话,罗文一抬腿,事就能成,拉登早逮住了。罗文的爽快是榜样,马谡同样的爽快却成为教训。有时如鱼得水和所托非人只差一寸远。细节既然难考,我们只能说,罗文是执行者的典范,总统是决策者的典范,再将他们形象定格放大,拿来拜几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爱者之贻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石真译1沙杰汗①,你宁愿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爱的泪珠②永存。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沙杰汗,你用美诱惑它,使它着迷而被俘,你给无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谢的形象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点击阅读]
砂之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剧本作者:松本清张改编:桥本忍、山田洋次翻译:叶渭渠人物表今西荣太郎新闻记者松崎吉村弘俱乐部女招待和贺英良三森警察局局长本浦秀夫三木的旧同事本浦千代吉桐原小十郎高水理惠子检验处技师田所佐知子伊势扇屋老板田所重喜伊势扇屋女佣三木谦一光座经理三木彰吉山下妙侦察处长世田谷的外科医生侦察科长世田谷的巡警西浦田警察局便衣冷饮店老板警察若叶庄女管理员岩城警察局局长警察朝日屋老板农妇酒吧女招待其他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