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中国现代散文 - 胡风《存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小的时候,曾受过“敬惜字纸”的教育。书不能放在和“下身”接近的地方,字纸不能丢在地下,用脚踩更是不行的,否则就要瞎掉眼睛。这也是一种“国粹”,应该保存的。我们在大都市底僻街小巷里面,常常看得见挂着的小篾篓子,贴有“敬惜字纸”的字条,就是这个国粹道德底痕迹。但可惜这却不能抵抗“江河日下”纸屈躬的。“字是圣人造的”,现在可交了空前的恶运。
  但还有更坏的事情,“近更有倡言废弃文言,并废弃汉字者矣”。“斯文未丧,来日方长”,国粹大家江亢虎博士等就不能不“奔走呼号”,大吹大擂地组织起“存文会”来了。
  如果我们把这个存文运动和三家村老学究底敬惜字纸看做“一丘之貉”,那就要招“有眼不识泰山”的嘲笑,因为这是老学究们连梦想都没有梦想到的“矢文章报国之诚”的大业。然而,“文章报国”,到底是怎样一个报法呢?“国学程度日低”,恐怕很少人能够懂得这个“使命”罢。
  据我想,要报国就得有一个“国”在,就得保存这一块土地。不是国立大学底政治学教授也还在叫着“国家之要素有三:土地,人民,政府”的么?
  现在让我引用一段关于江亢虎博士在台湾讲演“文艺复兴”的纪事。这个速写底笔者叫做杨逵,去年曾发表了一篇小说《卖报佚》,使日本底进步文坛和台湾底大众受了相当的刺激。他叙述了旧文化底代表者们欢迎江博士的盛况以后,写道:
  江博士开头说:
  “对于汉民族,可悲的不是失掉了台湾和满洲。真正可悲的是在于自信心,即对于自已底古代文化的自信心之消失”,接着更进一步说到:
  “想加强这个自信心就要认识自己底古代文化,计画它底复兴。”以后就猛烈地对于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底青年们发出了警戒。
  这时候有一个青年站起来发了质问底第一炮:
  “博士所说的是真实的么?”
  老练的博士用“有质问的人请向主持人提出,在另外的
  房间详谈”逃开了以后,就为自己辩护:“我是用自由的学者资格说话,并不是被什么人收买来的。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
  这个辩解虽然使他暂时逃过了难关,但因为他底谬论一层一层地发展下去,听众里面有几个人忍耐不住,骂起“说谎!说谎”来了。这样一来,似乎他开始发现自己底权威受了伤害,愤然地下了讲台。接着,主持人吴衡秋(当地底协议会员)站起来挑战地说:“刚才有人想提出质问,如有什么质问的,请站到讲台上来讲。”听众一齐紧张起来了。主持人方面脸上欣欣然地露出了嘲笑。但是,不是有—个工人模样的男子把下驮(木展)拖得嗒嗒地响,走上了讲台么?一看到他,人们更紧张起来了。主持人方面脸色完全苍白了。站在台上的青年用了非常的冷静向主持人表明了谢意以后,就逐一地指出了江博士底反动论点和古文学对于现代的关系,用“江博士这样人我们非十分警戒不可”的话收束,走下了讲台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主持人站起来说了种种的辩解的话以后,反而用“这个会并不是讨论会”的话来非难他自己请上讲台去的青年,于是会场沸然,骂声震动。主持人看到势头不好。连呼“闭会!闭会!”逃走了以后,大家一齐哄笑了。
  再让我从今天的《申报·春秋》里登载的《江亢虎之三国演义谈》引一段罢:
  吾人读《三国志》而有感,以为三国真中国人才辈出之时也!明君贤相,猛将谋臣,各国多有之,任何一国之人才,皆足以拨乱反正,成统一而致太平;而终于不能者,则以其他二国,亦有相当相等之人才,互为相抵相消之工作也。向使三国人才合一,则东汉早已中兴,即任何二国合纵连衡,以制第三国,战乱亦决不至如是之剧且久,故三国各有人才,人才分属三国,是天之未欲平治天下也!……(标点任旧)
  在这里我不想下结论,一个有想象力的画家一定能够绘出“文艺复兴”了以后的中国将是一副怎样的形状。
  “天”也!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的播音系女友
作者:佚名
章节:262 人气:2
摘要:北京,中国伟大的首都,一个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所在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一所出产过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出产过普通观众与社会失业者的传媒类著名学府,就座落在这个大都市的东郊古运河畔。认识播音主持系的那个女生,一切都要从五月的那个下午说起。播音主持系的女生长得都跟祖国的花儿似的,一个比一个艳,一个比一个嫩,不过我们宿舍几个人都知道,她们都有一张刀子般的嘴,好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人都不敢惹。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2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蛙》
作者:莫言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小说写到了“代孕”,代孕女陈眉(姑姑)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为火灾毁坏了姣好的面容,最终决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帮助家里、帮助父亲渡过生活难关。莫言说,“我是用看似非常轻松的笔调在写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事实中包皮皮含着重大的人性问题。孩子生下来被抱走后,陈眉面临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当她决定‘我不要钱了,我要给我的孩子喂奶’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