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中国现代散文 - 秦似《《立此存照》以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鲁迅先生在《立此存照》(三)里,记述派拉蒙公司导演冯·史丹堡(J.von Sternberg )来华及其“辱华事件”的始末,作这样—段结语道:
  其实,中国人是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譬如病人,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妄想既久,时而自己也觉得好像肥胖,并非浮肿;即使还是浮肿,也是一种特别的好浮肿,与众不同。如果有人,当面指明:这非肥胖,而是浮肿,且并不“好”,病而已矣。那么,他就失望,含羞,骂指明者,以为昏妄。然而还想吓他,骗他,又希望他畏惧主人的愤怒和骂詈,惴惴的再看一遍,细寻佳处,改口说这的确是肥胖。于是他得到安慰,高高兴兴,放心的浮肿着了。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三六年,距今已忽忽五年了。几年以来,我们自然不断地变革,挣扎,然而还是革不掉,挣不开,岂特没有革掉,如果我们不自欺,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到现在,还不折不扣地可以拿来查照的。
  单以美国作家来说,从中国回去的。说远一些,有赛珍珠,说近一些,有史沫特莱和斯诺。赛珍珠所得的中国印象,一言以蔽之曰:好。地方好,景色好,人事好,甚到“民族性”也好。怎样好法呢?“优美而宁静”,知礼而乐天。这是说谁也不带浮肿相,大家真的高高兴兴了。来了一个史沫特莱,可就有问题。她对中国绝望吗?并不,有另外的罪名,曰“曲解”。症结所在,是她没有赛珍珠的“一视同仁”的宏度,她有抉择,她有爱也有憎,有希望也有绝望。譬如说好吧,她指明什么是好,为什么好,为什么又不能更好。抉择起来,可就有些人要被看出,或自己照见的确有些像浮肿了,即使自以为也并无大害,但到底有人在揭发,就无异于拆“面子”。于是乎不欢迎,说是“胡乱的报导一通”,“捏造事实”,“偏激”。

  我们常有水灾,兵灾,“友邦”中特别是美国人士,一逢到这样的际遇,总必替我们卖花、唱戏、筹赈款。这固然大多出于豪富的“仁悯”,但也必然有些平民百姓,的确出自至诚,量力为助,一片热心的。对于水火之中苦而无告的黎民,难道不可以同情一下么?然而要是遇着像林语堂先生一般高雅的人,可也要碰钉子。有人就记载过史沫特莱和林语堂氏在上海一处茶会上的谈话,史沫特莱讲起她在苏州河上见到的一些棚户不堪忍受的痛苦。
  “但是你怎么会知道他们是痛苦的呢?”那时也在座的哲学家林语堂问。“也许他们并不关心污浊和懒散的。”
  “是无疑的,自然,他们不快活呢。”她愤恨地答。
  “我不懂”,林语堂玩笑地说。“这完全是心境的问题。”
  “噢,那末纵使他们不觉得不快活,他们也应该知道不快活的。”她结束了这场争辩。
  好一个“完全是心境的问题”!它把一切贫穷、痛苦、压迫,都抹得干干净净了!这算是“俗人应避雅人”的一点小注解。
  但也有误认半俗的人为雅,因此闹出煞风景的事情来的。今年四月间,以《非洲山青》、《战地春梦》、《有与无》等著作名震一时的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偕夫人来观光抗战中国。他是四月四日从香港转飞重庆的,大公报社头两天便约好了《战地春梦》译者林疑今先生作文章介绍。除了照例赞誉一通之外,就是希望他回国后比赛珍珠更多讲些好话。因为他“看过了我们抗战的中国”六日到重庆,看了好几天,十日又转成都看了两天,十二日回到重庆,十四日嘉陵宾馆开欢迎大会,问他的观感。然而怪了,竟不如所料。他频频说了一句说,“Wonderful!So wonderful!”─—“太奇妙了!太奇妙了!“绍酒”是喝的,也听了古琴独奏的《阳关三迭》和琵琶独奏《蜀道行》,然而不演讲。

  于是乎猜测来了,有人说“中国国民性是不容易明白的”,不讲就足见慎重,不至于歪曲;有人以为他原不过要搜集小说材料,把中国的好处写给美国人看,只要将来写了,“奇妙”安知不是极高的手笔;有一说则见于陈秉彝先生《海明威夫妇欢迎记》,因为蜀道难行,嘉宾已经体味到了,但中国政府竟从明媚的江南搬到难行的四川,建立了抗战建国的司令台。海明威先生在欣赏这纯中国音乐之余,当然也会想到这问题的,要不是,他怎会连说:“‘China is wonderful’呢!”
  要明真相,还是看看那几天《中央日报》上的时事新闻:
  四月四日海明威夫妇抵桂。
  四月六日匪犯白树臣、蒋国清、蒋泰云、左和林、白金海等十余人,经卫戍总司令部证明枪劫属实,分别判处死刑,除左和林、白金海在押病死外,其余一干人等已于五日验明正身执行枪决。
  四月六日民族扫墓节,各界因环境关系,不克赴烈士墓及无名英雄墓祭礼,中午各就本位静默,以志哀思。
  四月六日海明威夫妇飞渝。

  四月七日为刘湛恩在沪遇害三周年纪念,嘉陵新村刘庄举行祈祷会,并发《泣告国人书》。
  四月八日金石家滁县王王孙由蓉来渝,将其《正气歌》刻石,假中国文艺社公开展览。
  四月八日菊社票房为劝募战时公债,特邀集在渝名票杨畹侬等,公演评剧三日。
  四月九日黑水芦花夷胞献金代表团抵渝,奉献土物。
  如果海明威现在还只在写观赏西班牙斗牛,自己去非洲打猎,则他是不会感到什么的;不幸他却看过了西班牙的人斗,沾了俗尘,可能就感到一些什么了。
  然而中国果真只有奇妙的一面么?土地在呻吟,同胞在流血,旧的和新的枷锁重重迫压着,敌人的凶焰变本加厉地伸张,但无论如何,占大多数的人民正在忍饥,斗寒,不屈不挠地开拓着生路!他们敢于看惨淡的局面,敢于脚踏实地去斗争,而且他们无论如何占大多数,代表着中国的优秀和优越。没有看到这些,就没有看见中国。
  然而这倒正是海明威的大幸。既认辨不出新生的胚胎,当然也难于指明浮肿的实际,只好含糊称之为“奇妙”了。自以为“肥胖”的人们,也就不必费什么唇舌,只要自己玩味药方,“细寻佳处”,看见祛痰汤,说是消化药,于是也得到安慰,高高兴兴了。
  我们希望“不容易明白的中国民族性”,不要一到外国就被误传为“都是人口拐子”或“礼让而乐天”。这却不是专靠多请别人讲好话所能办到的,如果“友邦人士”不因此胡涂,那正因为有些像史沫特莱和斯诺一样的俗人看过地底下,回去说了的缘故。
  一九四一年六月八日
或许您还会喜欢: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