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中国现代散文 - 师陀《谷之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辞别了晚霞,马降入弥漫着雾的狭谷,一股潮气冷冷的扑上脸来,正是春三月。
  溪谷间悄寂无声,是飞鸟已经绝迹的时候,极目一望,四围枯草荒烟,三两声犬吠,像发于邃古。想起是草木同荆蓁的世界,颇觉苍凉了。但已远循大红大绿的攘夺,而就洪荒溟蒙的境地。
  砌路的石块,经过久远的岁月,磨得滚圆光滑,又因为刚下过雨,马踏下去,蹄脚时时溜开,可以听见溅起的水声。
  我不是马兵,自然也没有坐在鞍桥上睡觉的功夫。望望天色,星斗像结串的铃儿,在风声里籁籁的摇荡。
  “倘是一名马兵,那将是怎样的?”
  这样模糊的想着,只听见那马打着响鼻,是已经疲劳不堪,但依然载着人,困顿的迈着步,在昏暗的夜色中达达前进。
  狭谷里只有蹄声,岑寂和懒倦。
  在冥冥的夜色下面,沉默着的山岭似乎是在作远古的冥想。而这越走越长的路,它将把我们引到哪里去呢?行走于这样荒芜的山里,是早已将一切交付于马了。
  达达的转过蛮脚,是一座被山洪冲毁了的石桥。在暗中呀呀的流着的溪水之上。向前望着的时候,那年幼的勤务兵忽然狂喜的喊道:
  “啊,火!”
  是红色的火,在山坳那里一明,接着又暗淡了下去。
  像兽类的长啸的唿哨,这时突然响过山谷。马吃惊的打着虎坐,耸起了鬃鬣,险哉!这就往旁边一跳,几乎要跳下溪去。于是那火光,便真有些不平常了,是求神的香注,是强盗的火号,或者是人家吗?
  这沉默着的时候,那勤务兵伏倒鞍桥上,终于听出。
  “啥个舅子!”他惊魂未定的说。
  风从岭上吹来,可以听见幽微的铃声。这路就不再是无限遥远的渺茫的长途,可以寻到人迹了。那么那是怎样的人家呢,那我们现在正循踪而往的,那住在这古老的石桥左近,将收留我这来自远方的人的?的确,我早已想觅一个洞穴,或一块平静的石头,在闪闪的繁星之卜,在戴着雪的白帽的那山峰的守护下睡觉了。

  向前走着,不久便在一座牧羊者的石屋前面停住。掌灯照我们上去的是牧人,一个四十岁上下的老者,那老人穿着一件羊皮短褐,鞋是古代的样式,很顽固的家伙,走动咯咯的响。由那宽厚的双肩,看得出他是不怕小毛病的人。
  “这样的孱头货,”他推了一下那马的颈项说:“它不会比我跑的快!”
  这小屋,几乎是全用石头建造,地上用灰石捶成,平坦的,三合土的一般,然而更增深了冷清的气息。在潮湿的后壁下筑着泥炕。墙角那里,有一小泥灶,上边齐整的接着食具。灶下放着木墩,是从一株大树的下部锯下来,供切面菜之用的,可是上面蒙着灰土,大约已经好久不曾用过。据说西班牙的深山里有一种宿亭,以备赶不上宿店的跋涉者或流浪人过夜。打量着这小屋,那墙壁,那冷灶,那灰土的气息以及沾沾的湿气,不是和西班牙的宿亭正有几分相象吗?
  羊舍主人将小油灯挂到墙上,在炕上坐下,手指伸进一只黑磁的小罐里摸索着,捻碎了一撮烟草。
  “弄点吃的来,老家伙。”那勤务兵推了他一把。
  但是主人依旧吸烟,低了头兀自不动。
  “你头上没有长出角来!”停一刻,他磕着烟袋,傲岸的说,“要打尖,赶过去有铺子。就这样的胆子,哼,你是鸡窠里养成的。”
  搓着粗糙的两手,老人的神情非常愤懑。等到向他道歉之后,却一声不响,爬进炕下拖出一口瓦坛。
  “你以为我是吓出这样大年纪的吗?要不是碰见我呀……”他向勤务兵摇着一根指头。随即从坛子里掏出半瓢小米,高高的举到灯下,咕噜着说:“你就是出一斗黄金,我还得想一想该不该卖……哪,将就着罢。”

  数分钟后,灶肚里已伸出火舌,生柴比比泊泊的响,冒出呛人的烟来。火光照耀着人的脸,影子在不安的跳荡。那白色的烟,蛇舌似的从小窗洞吐出,消散在潮湿的山坡下面。马在门前的树下踏着蹄脚,在驯顺的呼唤。羊铃渺然可闻。戴雪的山峦间则回荡着狗的吠声。一声牧者的唿哨,惊怖的驰过空空的溪谷。
  “说是火车不用牛,可是的吗?”主人抬起被火光照耀得通红的脸。将眼眨了一下,又自己回答着说:“那自然,火车是要用火的,啊提,啊提!”
  他用草尖探进鼻孔,连串的打着喷嚏。
  “你只有一个人吗?老伯伯?”
  “不,我还有伙伴。不过女人,我们用不着的。看羊的人,……”
  他哈哈的狡猾的笑着。吃过饭,打着饱嗝,世界便使人满意了。老牧人吸着烟,说了一个故事;这事已经埋葬了七年之久。
  说是有过一个青年人,自幼丧失了父母,只有一个叔父。这叔父替别人看管六百角羊,就住在这谷里。那时叔父还年轻,他也只是扎丫角的孩子,却是一个很可靠的牧童。春秋天,从不忘使每只羊受胎,又从没有一只迷失过路,还会唆使它们角抵。横笛吹得尤其出众。
  有人问他;
  “丫角,你长大干什么行业?”
  因为自幼没有名子,所以相沿至二十岁还被这样称呼。
  那牧童望着青天,澄澈的闪着乌亮的光的小眼睛,一瞬都不瞬,他思索了一下,终于肯定的回答道:
  “丫角吗?要做一个大兵。”
  他是很骄傲的。
  这幻想常在他脑子里画一条满意的线,像白缎子上沾着的朱红丝线一般使他兴奋,因为他看见过大兵的洋枪是胜过叔父的鸟枪的,连叔父也得承认。
  丫角望着青青的天,飞鸟和流云,望着繁星;太阳同月亮轮流的照耀着他。他想了些什么呢,谁也不知道,溪谷间每日响着快乐的笛声和低微的山歌。丫角总成了辫,已竟是一个茁壮的青年人了。这之间,他独自牧着六百角羊,还打得一手好鸟枪。就用那叔父的枪,他曾打死这山中顶凶刁的狼。

  总之,他已经是出众的牧人,对于当大兵的事,倒仿佛已经忘却,快乐的笛声,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忧郁的笛声,像一个人低咽,有时又像叹息。
  时光从不惹人留意。但从这里经过的人,都听见过那哀婉的歌词:
  趁着要落的月光,
  抬起你的脸─—鸡还没叫,
  多羞的婆娘……
  后来有人告诉叔父说,丫角在东山结识了一个青年的寡妇。叔父却不相信,因为这出色的牧人,从未离开过啮草的羊一步。
  有一天。他告诉叔叔说,要到城里去。
  “羊呢?”叔父说,“又没有事好干;你要一把刀,托人买好了。”
  青年人的脸红了一阵,却道:
  “看,不是到夏天了吗,量几尺布,你没有布衫;再籴一斗麦,五升小米,卖掉羊毛。”
  这话打动了叔父的心。
  一阵风那么的,出众的青年牧人去了,从此没有下落。有的说,被城里的驻军诬为匪探,枪毙了。又有人说,丫角并不曾到城里去,确是被东山寡妇家谋害了性命。但好记性的人,却又说他吃粮去了的。总之年青的牧人不曾再回到山谷里来。为着三百只羊,现在却不得不雇用两个帮手,而当叔父的已经年迈。
  舍主人的故事到这里算讲完了,正像我们常常看见的,或者遭遇着的一样,没有结果的完了。他叹了一口气,沉思的装上烟袋,呼呶呼呶的继续吸着。那勤务兵在炕上甜蜜的打着鼾。山谷里起着雾。那东方的大星,闪耀得像噙水的珠子,照着令旅人感到神秘的哀愁的长宵。
  一九三四年
或许您还会喜欢: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