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中国现代散文 - 王季思《两截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历史上有一则桃色故事:息君的夫人很美,给楚王看上了。楚王灭了息国,杀了息君,把息夫人掳来,非常宠爱她,她却是整天的不言不语,好像始终忘不了故君故国似的。这故事感动了古今不少的诗人,王维的名作:“莫以今时宠,而忘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便是感此而发的。
  其实一个女人忘了杀夫灭国的大仇,反同仇人养下了两个孩子,早已绝无心肝(据《左传》,堵敖及成王皆息夫人所出)。黑夜里既是那么甜甜蜜蜜的,难道枕头边竟没喊一声半声“亲亲”、“的的”;白天里偏又怪模怪样的来装幌子。这无非是息夫人双重人格的表现,既丢不了眼前的富贵,又要赚天下后世的同情。
  衣钵相传,后来失志辱身的女子,似乎都懂得这一套。北齐后冯小怜既归了代王达,却仍要赋诗自嗟:“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蜀花蕊夫人既归宋宫,犹画孟昶像来求子:一 以示其不忘旧君,一以结欢新主。
  中国文人自来鲜男子气,尤其是晚唐五代之际,温庭筠、韩致尧一流人,动辄以失宠女子自比,因之这两面讨好的衣钵,也从此逐渐的转到了一班无耻文人手里。松雪降元,转思南渡君臣;梅村入清,自比淮南鸡犬(赵松雪《吊岳王坟》“南渡君臣忘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吴梅村《述怀》:“我本淮南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也就是那一套。

  可是天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聪明人的算盘往往比笨伯更没准。——越要两面讨好,越两面不讨好。所以花蕊夫人终输织室,钱牧斋一流人,清高宗至斥为“进退无据,非复人类”(乾隆四十三年上喻)。我们试看乾隆三十六年禁毁钱氏著作上喻:“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以从前狂吠之语,列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以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真将此辈心事,一语道破。
  近在《宇宙风》七十四期上看到知堂老人的一篇文章 ,题目是《谈卖糖》,结尾上有这么一段:小时候吃的东西味道不必甚佳,过后思量,每多佳趣,往往不能忘记。不佞之记得糕与糖,亦正由此耳。昔年读日本原公道著《先哲丛谈》,卷三有讲朱舜水的几节 。
  其一云:“舜水归化历年所,然及其病革也,遂复乡语,则侍人不能了解。”不佞读之,怆然有感。舜水所语,盖是余姚话也。不佞虽是隔县,当能了解,其意亦唯不佞可解。余姚亦当有炙糖与夜糕,惜舜水不曾说及,定以说了也无人懂之故欤?

  异哉知堂!隐然竟以舜水自拟。舜水当满清入关时,从黄梨洲乞师日本,继又往来安南、暹罗间,欲起义师。后入长崎,传王阳明之学,从之者万余人,水户侯师事之。临终遗书:“予不得再履汉土,一睹光复事业,无颜报明社稷。自今以往,区区对皇汉之心,绝于瞑目。过予葬地者,呼曰明人朱之瑜墓,则幸甚!”遗诗一则曰:“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再则曰:“起看汉家天子气,横刀大海夜漫漫。”是舜水之心,固始终未尝忘明,未尝忘汉。梨洲《行朝录》所谓:“海外一二遗老孤臣,心悬落日,血溅鲸波,其魂魄不肯荡为冷风野马”者也。谓为归化,自日人言之,已属忘师诬道;知堂重加称引,乃更欲拖舜水为“新民会”中人,借以自重,是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者矣。
  所谓文人无行,大抵指边幅不修,饮酒逾量等等耳。若夫靦颜事仇,大节有亏,是直虫蛆蟊贼,非复人类,岂文字所得掩饰。知堂方安富尊荣,既任新民学院教授,推行奴化教育;复任伪编审会委员,编订奴化教本,是已替仇人养下了孩子,岂止被人强姦?当此之际,而犹说忘不了故乡“每粒价一钱”的夜糖,天下人岂尽是小孩子?梅村临终词:“竟一钱不值何须说!”知堂自视身价,何如绍兴夜糖也?

  康熙时孙豹人应博学宏儒征,杜于皇贻书争之曰:“……弟今所效于豹人者,实浅近,一言而已。一言谓何?曰:毋作两截人。不作两截人有道,曰,忍痒。忍痒有道,曰,思痛。至于思痛,则当年匪石之心,`''然在目,虽欲负此心而有所不能矣。且夫年在少壮,则其作两截人也,后截犹长;年在迟暮而作两截人,后截余几哉?”豹人得书,力辞中书舍人而归,总算保全了一半清白。知堂自称老人,年逾半百,而傀儡局中更有在六十七十以上者;白头寡妇,红粉重敷,对镜自照,成何面目!不识亦有一诵于皇之书而憬然来归者乎?
  选自《击鬼集》,浙江丽水青年读书通讯社!”94!”年3月!”日版
或许您还会喜欢:
韩寒《青春》
作者:韩寒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青春》里收编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最早在台湾地区出版,大陆版本自然多有不同。这个书名源于早先时候富士康员工不断跳楼,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其实不太恰当,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和很多人逝去的青春不一样,这篇文章得以幸存。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皮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 [点击阅读]
骚动之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鹰在头顶威严郑重地巡视了两圈,忽然一紧翅尖,以极其轻盈优雅的样子滑上峰顶,飘过黝森森的山林梢头,沉没到湖泊似的深邃清澈的天空中了。谷地上,那只天真灵秀的小布鸽,还在扑楞着翅膀,发出惊惧凄婉的呼救。“真他妈倒霉!”一丛枝叶张扬的山桃树后,跳起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不胜遗憾的目光朝着鹰去的方向望了几望,侧转身子,向旁边的一方草地,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草地极小,处在乱石棘棵之中。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芙蓉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001婚礼中的插曲1林静站在巨大的落地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不禁伸手抚触自己的脸庞。高挽着的头发,披着轻柔的婚纱,精致的妆容,有着一种妖冶的美,雪白的项颈装饰这耀眼的钻石项链,圆润的耳垂搭配着同一系列的耳环,巴黎空运过来的婚纱,镂空的设计衬托着她那姣好的身材,带着点妖娆。这是她吗?林静不禁在心底问自己。是的,是她,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而她就是新娘。 [点击阅读]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不省心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说实话省心(1)红也分怎么用:天安门城楼,红墙、红灯笼、红旗配金瓦白石桥就是端庄;天安门要改成绿瓦,插彩旗再配电镀桥栏杆儿那就没法看了,信不信由您前几日去潭柘寺拍摄,临近山门,路两边小竹竿东倒西歪地插满了红黄绿粉蓝各色彩旗,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当然这也不能怪插旗的人,他还以为这是隆重呢。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