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重生名媛望族 - 一百五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百五七章
  锦瑟自到了江州先头的大半年时间她还和廖四老爷一家住在一起,之后廖四夫人顺利生产,廖书香因和翰林院编修卢大人家的公子订了亲,便被廖老太君接回京城备嫁。
  廖老太君是想将锦瑟一并接回去的,锦瑟推辞了却趁此机会向廖四夫人提出想搬到姚家别院去住一事来,廖四夫人刚开始自然不同意,锦瑟便以暂住为由去了别院,其后廖四夫人见她实在不愿再搬回去,又见她在别院一切安好,这便随了她,这样锦瑟每两个月才上廖四老爷处探望一回,其它时间廖四夫人只当她好静在别院中看书画画,实际锦瑟多数时间都没在别院中。
  便如一年前,金州发生水患,锦瑟就瞒着家人偷偷跟着姚家药材铺的刘掌柜前往了金州一次,她去的正是刘三波的家乡河古村。当时村子刚刚被淹,受灾极重,使得原就困苦的村子眼见就要灭村,锦瑟赶到给了村民不少帮助,这其中便包括刘三波一家。
  也是那时候柳莲心和刘三波相识的,后来锦瑟回江州来,却在金州开了两间药材铺,金州原便盛产草药,柳莲心便留在了金州帮锦瑟打理金州的药材铺,岂知她竟和刘三波续了姻缘,锦瑟这厢刚回到江州便接到了柳莲心和刘三波成亲的喜报。
  锦瑟前往金州原就是为这刘三波而去的,柳莲心和刘三波成亲锦瑟自然也乐观其成,还叫人补送了贺礼。柳莲心成亲没一个月,金州边境不稳,朝廷强行征金州壮丁服兵役,刘三波和村中仅剩的几十个男人皆被官府抓走,没过三个月便如前世一般爆发了农民起义。
  如今起义军中,除了义军头领刘三波,方才文青所提的左将军汪志,以及好几个小头目都是和刘三波一起被押往边境的河古村村民,锦瑟对他们是有恩的,如今义军攻破了江州城,和锦瑟故交的几户人家都没受到义军滋扰,其中也包括望族许家,这也是方才萧蕴向锦瑟致谢的原因。
  文青是在听说义军攻往江州时不放心姐姐这才从京城赶过来的,过来后方才知晓姚家前往金州采办药材的刘伯竟机缘巧合地于刘三波等人有恩,连锦瑟前两年带在身边的婢女都成了刘三波的夫人,文青惊愕之余也放下心来,不再劝锦瑟跟着他回京,反倒留下来帮锦瑟办起救灾棚来。
  锦瑟前往金州时只说自己是姚家的婢女,刘三波等人如今自然已知她的身份,但顾念着锦瑟闺阁女子的身份,他们也只说是姚家的管家曾对河古村的村民们有恩。
  文青到现在还不知锦瑟曾偷偷前往金州之事,萧蕴却察觉出了些许端倪来,他总觉此事太过巧合,可他思来想去锦瑟对刘三波等人有恩除了机缘巧合还真没有别的解释,他自然想不到锦瑟早便知道刘三波会发动起义。
  听文青说刘三波要亲自带夫人来看望锦瑟,萧蕴不觉挑眉,盯着锦瑟一瞬不瞬地瞧了两眼,见她笑得云淡风轻,萧蕴便愈发迷惑,他竟然有些弄不清楚锦瑟这是在布什么局。

  锦瑟被萧蕴盯的心虚,挑眉亦回望他,萧蕴这才收敛了目光,道:“江州是有两个官仓的,如今皆已被义军把持,兴许可以劝刘大将军开仓放粮,这样倒可解困,若不然突然断了粮,不再施粥,只怕姚家的救济棚会生出大乱子来。”
  锦瑟正打这个主意,便笑着点头,道:“我便是打的这个主意。”
  锦瑟在给自己造声势,建名望,萧蕴自然明白这点,可他总觉锦瑟还有别的目的,只是一事却也想不明白,听她如是说,又见她面上神情笃定,萧蕴便知锦瑟早便想好了对策,定然有法子说服刘三波,他便道:“义军如今倒是声势浩荡,依微微看,他们可能攻占京师,功成名就?”
  锦瑟不想萧蕴会问起这个来,被他清亮的目光盯着便心中打鼓,只觉萧蕴可能已察觉了她的谋算,而她也没想隐瞒什么,故而便抿了抿唇,道:“萧大哥明知故问,自古农民起义不胜枚举,从大兴国起义,岷州起义到白郎起义……尽皆无疾而终,不是被朝廷剿灭,便是被贵族枭雄利用,起义领袖多抱恨终天,饮恨而逝。红袄军如今虽声势正旺,锐不可当,可用不了多久定然都会走向衰败,直至失败。”
  锦瑟言罢,萧蕴便笑了,道:“看来微微是想帮这刘大将军改一改命呢,说起来这些义军也都是可怜之人,微微悲天悯人。”
  见萧蕴已然知道了自己的打算,锦瑟面色微红,喃喃地道:“我是有私心的……”
  萧蕴见她白皙的面庞浮现两抹红晕,眸中有柔媚之光荡过,不觉笑容微敛,瞧着锦瑟的眼中神彩便也跟着黯了下,唇际闪过涩然,接着却又风清月朗地笑着道:“应该不用等很久了……”
  萧蕴这话说的没头没尾,锦瑟却听的明白,他是说她应不用再等多久便能将完颜宗泽给盼回来了。一别三年多,这三个寒暑锦瑟和完颜宗泽是当真断了所有联系,连一封信都未曾通过。锦瑟却也听闻过一些完颜宗泽的消息,知道他回到燕国没多久便去了军营,其后更是上了边关,辅助燕国平北王用不过两年的功夫痛击了燕国西北一直骚扰边境的西胡国,四个月前西胡国向燕国称臣,完颜宗泽随大军凯旋。
  他在京城没呆足月,燕皇便连日夜梦上天受命他讨伐昏聩无能的明孝帝,为此燕国朝廷上便掀起了主战主和之争,燕皇的意思根本就极明显,大臣们争议了几日,便决议了南攻大锦的战事。
  三个月前燕皇以明孝帝昏聩,宠幸祸国妖女,宠信宦官致百姓于水火,天命所授,令其代天惩之,解黎民于水火为由发布了对大锦的征讨檄文,并且授完颜宗泽的外祖父金思亮为南征军统帅,六皇子完颜宗泽为副帅,领兵一百二十万直逼大锦,战线东起海上,西至大散关,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攻破十数个城池。

  前世时北燕错过了金州之乱对大锦用兵的时机皆是因为北境不安定,而今次,西胡国得以平定,燕国没了后顾之忧,直取大锦,大锦国内偏又狼烟四起,结局可想而知。
  锦瑟自知道西胡向燕国称臣,便知应该不用多久她便能等到完颜宗泽了,可如今这个事儿猛然从别人口说出来,她却还是忍不住心跳加快,神情也微微恍惚起来。
  见她如此,萧蕴暗叹了一声,道:“见到七妹妹无事,我便也能回去向四婶娘交差了,今日晚些便动身回京,不再多留了。”
  锦瑟这才猛然回过神来,见萧蕴瞧着她唇角带着戏谑之色,她不觉面色微红,恰文青换了一身衣裳自外头进来,刚巧听到萧蕴说回京一事,便道:“姐姐这边既然暂时没什么危险,我便也随着师兄回京了,师兄要上云州前线去,我也要跟着去!”
  锦瑟闻言见文青面上一片坚毅之色,目光炯炯,十二岁的少年郎虽正处变声期,然却长的身姿笔挺,稚气的面庞已有菱角,浑身上下颇有几分男子的阳刚之气,见文青言罢神情却转而变地忐忑起来,显是被她反对,锦瑟便目露欣慰地笑了。
  文青的心思锦瑟岂会不知,一来他是怕因年纪尚小,自己会因担忧而不放他往前线去,再来也是恐自己因完颜宗泽的关系而反对,锦瑟却自有一番思谋。她自怀中摸出一个装了平安符的荷包来走向文青,将那平安符荷包亲自系在文青的腰上,方才笑着道:“去吧,莫堕了祖父和父亲的名声,姐姐会回京城等着听弟弟扬名的好消息的。这是姐姐前几日到灵音寺亲求的平安符,你好生戴着,姐姐也等你平安归来。”
  文青见锦瑟非但不阻止他,反倒异常支持微诧了下便兴奋而愉悦地笑了起来,锦瑟方才又道:“到了云州记得多听萧大哥的话,莫冲动行事,要照顾好自己。”
  文青都一一应下,锦瑟方瞧向萧蕴,萧蕴见她目有请求和托付之意,知锦瑟没将他当外人,心一宽,笑着道:“放心。”
  锦瑟问明萧蕴欲何时出发,又嘱咐了文青些事,临别亲自检查了他的行囊,又叮嘱寸草二人一定要护好文青,这才将文青和萧蕴二人送出府门。
  望着一行人驰马消失在山道上,她到底还是惦念,又奔至高处平石上眺望,直到马儿扬起的烟尘都归于地面,这才长叹了一声。身后白芷见锦瑟如此不由嘀咕着,道:“少爷年纪还小,姑娘也太狠心了些,姑娘若不允少爷跟着萧公子到云州战场去,少爷必定不会忤逆姑娘的,如今倒好,少爷走了,姑娘还得整日的提心吊胆,这刀剑无眼……姑娘便是对少爷寄予厚望,奴婢还是觉着不该叫少爷涉险,何况姑娘不是早便说大锦已是强弩之末,抵挡不住这次的动乱了吗?怎生还叫少爷去抗敌!”

  更有,少爷这一去要抗击的可是燕国大军,姑娘这岂不是叫少爷和未来姑爷对抗?若然白芷不是知道锦瑟夜夜都把玩着完颜宗泽送的那几样小物件入睡,她准会以为锦瑟已不念着完颜宗泽了。
  白芷这会子是真有些弄不明白了,锦瑟见白芷蹙着眉样子倒比她还担忧,不觉笑了。文青跟着萧蕴去战场,并不是要像士兵一般上阵杀敌,又有春晖等人保护,想来是不会有大危险的,萧蕴是再稳重不过的,文青跟着他锦瑟也放心,便是退一万步,不还有完颜宗泽呢,他也不会叫文青有什么意外。
  玉不琢不成器,文青跟着西柳先生不管学再多的东西都不及去战场一次成长的快,学的多。文青去战场锦瑟虽会日夜担忧,可他既有雄心壮志,她便不愿因溺爱和私心而困住他的双翼。
  至于白芷的后一个问题,锦瑟却淡笑凝眸瞧向白芷,回问道:“白芷说,对文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白芷愣了一下,思量片刻方道:“自然是学问了。”
  锦瑟闻言却笑着摇头,见白芷不明方才道:“对文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气节,对一个民族来说最要紧的也是气节。文人没有了气节,没有了操守,连忠君爱父都抛却了,这样的人即便再有学问也会受到世人唾骂,遗臭万年。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是因为大锦要亡了,文青才必须到前线去,去尽自己的一份力。文人和武人不同,武人靠战功便能立世,文人输掉了气节,便等同丢掉了生命。若然文青能在抗击燕军的战争中立功显才,非但不会影响他的仕途,反会叫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通畅更广远的……”
  燕皇不同明孝帝,他是个明主圣君,有包容的胸怀,更是极为惜才的,相对一个没有气节,不知忠君为何物的文人,他会更欣赏有骨气知忠君爱父,精忠报国的文人。
  燕皇,他一定有足够的自信去收服驾驭抗燕的文人志士们,但他却绝不敢去重用那些没有道德底线和根本不知忠君爱国为何物的汉人文士。试想连汉人的君父他们都可以出卖,可以不衷不孝,又何谈效忠于他?
  而她,像文青和每一个大锦人一样,何尝又愿意忍受亡国之耻?只是如今的大锦实在已无可挽救,若然燕皇当真能做个英主圣君,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汉人,能待大锦子民如燕国子民一般,与民休养,造福百姓,那么也好。
  锦瑟想着又长叹了一声方和白芷一同进府,她两人刚刚进了仪门便有个小身影连跑带滚的跌进了锦瑟的怀中,锦瑟低头正对上小男孩一双清澈纯净如同蓝宝石般的眼眸,便见小家伙扬起笑脸来,伸着双手道:“姐姐,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