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最后的星期集 - 第3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不可知的鸟儿
  街上走来一位游方僧,站在你的门口唱道:“不可知的鸟儿飞进竹笼。”于是愚痴的心儿说,我捉住了捉不住的东西。
  你沐浴完毕披散着湿发,站在窗前。
  “捉不住的东西”本在你远望的眼睑上,“捉不住的东西”本在你戴镯的手腕的柔嫩里。
  你派它去乞施,它一去不归;你不知道游方僧在唱你的故事。
  你像乐调,在单弦上往返。
  单弦琴是你容颜的笼子,在春风中摇晃。
  我胸口捧着琴漫游,为它上色,折花,溶它在心里。
  我弹奏时忘记它的形状,弦儿跳荡着消失。
  “不可知”出门进入世界,在树林的葱郁里嬉戏,在金色花的芳菲里隐居。
  你啊,不可知的鸟儿,栖息在团圆的笼子,装饰一新的笼子里吧。
  别绪盈满翅翼和延迟的飞行。不知鸟巢在哪儿,它的幽会在地极的彼岸一切景观的隐逝里。
  那一瞬间
  林鸟最后一首歌,沉入漆黑的夜色。
  空气凝滞,树叶不晃,透明的星星仿佛降落在老楝树蝉鸣骤息的奥秘上。
  这时你突然异常激动地抓住我的手说:“我永世不忘你。”
  未点灯的窗前,我的身子模糊不清。
  有阴影的掩护下,你打消了倾吐隐衷的踌躇。
  那一瞬间你爱情的仙宫,屹立在我无边的回忆的地基上。
  那一瞬间的悲欢,由光阴的琴弦弹响,飘向无尽的来世。
  那一瞬间我的小我,在你真挚的感情中获得了无限。
  你发颤的嗓音使我生命的苦修,得以品尝成功的琼浆。
  较之你世界的无数事物,我更充实,活得更有朝气。
  那一时刻之外的万物,微不足道。
  那一时刻的外面有死亡,某一天我将退出形象辉煌的舞台。
  在可感的悲欢的天地里,我回忆的影子,向有形的无量认输。

  门前的火焰树底下,你每天亲手浇水,这至关重要。
  今后你把我推往枝叶外面宇宙无际的混沌里,那无关紧要,我等待着。
  给拉妮·黛维①的信
  一
  最近我搬家了。
  两间小屋构成我的新居。
  小屋很合我的心意。
  现把原因告诉你。
  高堂吹嘘自己“很大”,将真正的“很大”轻慢地拒之门外。
  我的小屋不自夸“很大”,不学愚笨的绔绔弟子,狂忘地参加“无限”的比赛。
  我无意在屋里满足天空的欲望;我要在它的原位得到它,要在外面完整地得到它。
  环境幽静。
  “遥远”来到我的身边。
  坐在窗口我浮想联翩——所谓“遥远”其实是美。“遥远”在美的中间。
  美局限于定义,又超越各种界限;同需求在一起,可又独居,在每一天里,又属于永久。
  记得以前有一天下午,我乘的轿子穿过田野;一共有八位轿夫。
  我看见一位轿夫,像黑色大理石神像;他每一步都跨越职业的低贱,似脚带断链高翔的大鹏。
  神因着他的美赐予他恢宏的荣誉。
  远空与人最亲;如若关闭窗棂就无从看见。
  世俗的家庭,贪欲是壁垒,将眼馋的东西囚禁在近处的樊笼里。
  往往忘记贪欲会伤害爱情,如忘记野草压挤农作物。
  我写诗,作画。
  围绕“遥远”做我的游戏;我用各种服装为它打扮,就像苍天的诗人,用黄昏、拂晓打扮地平线。
  我做的事情中没有贪婪,没有私利,也没有我自己。
  富有“遥远”的工作中,每时每刻有我的广宇。
  与此同时我望见死的甜美形象、静寂的悠远、生活四周无浪的大海。

  丰繁的美中有它的席位,它的解脱。
  --------
  ①拉妮·黛维曾照料泰戈尔的晚年生活。诗人弥留之时口授的诗是她记录的。
  二
  别的事情以后再说。
  首先需告知的是:我已收到你寄的茶叶。
  迟迟不复信是我的性格特点。
  我写信极像我作画。
  它不通报事件。
  它本身就是消息。
  形象在世上漫游,我作的画也是形象,走出“未知”,走到“熟知”的门口。
  它不是映像。
  心中有繁复的破立,繁复的组合;一些或凝成理念,一些或显示于意象;言语的罗网最终活捉那些天鸟。
  心儿在风中侧耳静听,寻觅那寻觅语音的情绪。
  今日它圆睁双目,要看线条世界里开辟的道路。
  它寻望,它说:“我看到了。”人世是“形态”的旅程。在永世的清醒者面前走过,他也无声地说:“我看到了。”
  太初的舞台前传来号令,“拉开帷幕!”
  雾气的帷幕徐徐升起,形象的舞女登台;千眼雷神因陀罗看得一清二楚。
  他的观察即创造。他是画家。他观察的盛大节日千古绵延。
  三①
  无垠的天宇上荡过的时光之舟载着“线条”的旅客,在幽暗的背景前他们跳“形体”之舞;无声的“无限”的心声,用无句的“有限”的语言和暗示来表达,有量之美用花篮装“无量”的欢乐的财富——它不是内容,不是思想,不是语句;
  仅是形象,用光线塑造。
  太初创造的第一刻的音籁,今日传入我心中——揭去无始之夜的面幕说:“请看!”
  这些年我在幽僻处自言自听。②
  从那儿转移到另一个幽暗处,③

  我自画自看。
  宇宙布满天神观赏的座位,我在他旁边,制造观赏的对象。
  致苏汀特罗纳德·达塔④的信
  近来我迷上了线条。
  辞藻是豪门女子,私囊丰殷,⑤尖嘴利舌,安抚她颇费神思。
  线条出身贫贱,性情温顺,我与她交往分文不花。
  指挥树枝开花、结果,是快活地履行责任。率领树底下的光影起舞,是饶有趣味的职业。
  枯叶飘落,纷纷扬扬,彩蝶舒翼飞舞,入夜,流萤点点,忽明忽灭。
  丛林的宴会厅里他们是风流倜傥的有形的贵宾,不受任何人的质询。
  辞藻管教严厉,对我毫不客气。
  线条从不责备我纵声大笑。
  许多事情我撂下不管,信件丢失,有空闲就奔入培植形象的内宅。因而心里潜藏多年的放荡不羁者,⑥勇气陡增。
  他挥毫作画,不考虑凡世的是非,不理睬人们的褒贬。
  --------
  ①泰戈尔在此信中阐述了他的绘画艺术观。
  ②指写诗。
  ③指作画。
  ④苏汀特罗纳德·达塔(1901—1960),孟加拉语诗人。
  ⑤孟加拉语中,字辞与财富是一个字,这里一语双关。
  ⑥指作画的宿愿。
  二
  我心情舒畅。
  我的画笔没有套上“闻名”的笼嘴。
  名气不来制约我的意志。
  一开始就未允许原有的交椅搁在作画的胸脯上,它没有规劝我维护荣誉。那名气拖着臃肿的身体,已经无所作为了。
  为了保护大部分成果,它派看守站在门口;在正经事情的面前筑了个祭坛,上面一层层置放千百个主人①提出的要求。
  然而高傲的名气今日不再露面。和时令之王的彩笔一样,我的画笔是自由的。
  --------
  ①指出版商、批评家和读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