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最优美的散文 - 作者自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者自述[美国]华盛顿·欧文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出游,观察新奇的风俗人情,在我还年幼的时候,我便踏上旅程,多次去游历故乡的一些偏僻陌生之地;父母常常为此惊慌,为了找我回家,他们也没少给镇上的地保交一些赏钱。童年时,我扩大了自己的活动地盘。每到假日的下午我总去附近村落转悠,对那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了如指掌。我熟悉那些凶杀抢掠现场和鬼魂萦绕之地。去邻近村庄的时候,我观察人们的风俗习惯,拜见当地的名人志士并与他们交谈,这大大增长了我的见识。某个夏日,我登上了最远的山岗,从山顶上遥望远处数十英里外的陌生地带,发现我所居住的地区如此辽阔,真让我大大惊叹。岁月流逝,我出游的兴趣更加浓厚。我狂爱游记,如饥似渴地阅读使我无暇顾及学校的正常功课。晴天时,我希望徜徉在码头,看着泊船离岸远去,不禁觉得心神爽朗。点点风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仿佛随着幻觉漂向天边。细读和深思虽然给模糊的爱好套上理智的约束,但使其变得更为明确和坚定。我游遍祖国山河,如果单是为欣赏优美的风景,那我就泛不着去别处寻找这种欲望的满足感;因为再没有别的国家像美国这样有如此迷人的自然景色了:广阔的湖泊,如银波闪耀的大海;崇山峻岭,铺上空灵爽朗的色彩;深邃的峡谷,繁茂的草木;鸟兽众多,激荡的瀑布在寂静的荒原中轰鸣而下;无边的平原,连绵起伏,蓊蓊郁郁;深厚宽阔的河流,浩浩荡荡,无声无息地奔流入海;人迹罕至的森林,处处显露着豪爽的景观;夏日的天空,云朵变幻莫测,阳光灿烂;——不,一个美国人永远不必去国外寻找宏伟壮丽的美景!欧洲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能让人联想起诗意盎然的典故。那里有杰出的艺术,优雅先进的文明社会,以及古怪离奇的当地风俗。我的祖国朝气蓬勃前途似锦;而欧洲则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时代宝藏。那里的废墟记载着岁月的流逝,每块崩碎剥落的石头都是一段编年史。我梦想着漫游名胜古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流连在废墟古堡周围——默默地凭吊摇摇欲坠的巍巍高耍总之,我想逃避俗世的纷纷扰扰,沉醉在昔日辉煌的虚幻中。除此之外,我还迫切渴望拜会当今的伟大人物。我们美国确实也有自己的杰出人物;连一个城镇都会有众多的英雄豪杰。我曾经穿梭在他们中间,可是他们的光芒盖住了我;使我黯然失色;对于小人物而言,最糟糕的莫过于活在大人物——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大人物的阴影下。虽然如此,我仍然非常急切要去探访欧洲的伟人;因为我读过各个哲学流派的作品,它们都认为一切动物到了美国就会退化,包括人在内。我想,欧洲的伟人一定胰美国的卓越,就像阿尔卑斯山的山峰胰哈得逊河流域的高地高许多一样。我这个想法得到了证实。我观察过许多来我们这里的英国游客,我敢断言,在故乡他们只不过是渺小的人物,可是此时此地却显得心高气傲,目定一切。由此我更确定了这一想法。我一定要去那个神奇之地,见识一下已退化成诸如我类的伟大种族。不知幸运与否,我游历的癖好居然得以满足。我转悠了好几个国家,亲眼瞧了许多沧桑变幻。对于这些,称不上拿哲学家的眼光进行过研究,不过确实是以普通文物风光爱好者的身份,畅游在满是图片的橱窗外;有时被造型勾勒出的美感所吸引,有时被漫画夸张的奇特形状所迷惑,有时被明媚动人的景色所诱惑。现在的游客总是随手带着画笔,带回家的都是满满的速描画,时尚如此,所以我也随意凑了几幅,供友人娱乐。当我浏览了那些有心记下的提示和备忘后,常常心生恐慌,我的惰性令一些重大课题束之高阁,而这都是著书立说的游客所要研究的。我担心自己会像一个不幸的风景画家那样使人失望,虽然他曾经游过欧洲大陆,但总是随着自己流浪的嗜好,去犄角旮旯和荒郊野岭里写生。因而,他的写生簿里总有村舍,自然风光和说不上名字的废墟;而没有圣彼得大教堂或者罗马圆剧场,特尼大瀑布或者那不勒斯湾,怎么也找不到一幅冰川或者火山的奇观。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