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最优美的散文 - 论懒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论懒散[英国]塞缪尔·约翰逊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英国词典编纂家、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一生穷困,直到完成了编纂近九年的《英语词典》才声名大振。他学识广博,言谈睿智。诗歌代表作《人类欲望的虚妄》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传记《英国诗人传》坚持以事实作传,把英语传论文学推向更高的水平。很多道德学者都指出,骄傲是在人类所有恶习中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它的表现形式繁杂多样,隐藏方式也多种多样。就如同天边月儿晶莹透明的面纱,伪装既有光彩之处又有隐晦之所。虽然遮盖但亦可一眼望穿。诚然,我无意降低骄傲的危害性程度,但不知道懒散是否会成为它的强敌。然而有些人高声赞叹懒散是高雅之事,以“闲散之士”自居,正如布西里斯在剧中自称为“骄傲之士”一样。他们炫耀自己无需做事,感谢命运之神没有给他们安排事情。他们每晚睡觉睡到自然醒,起床活动活动也只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入睡。为了延长黑夜的主宰,他们拉起厚厚的双层窗帘,终日不见阳光,除了“告诉他,他们十分憎恶他的光芒”。不断地变换享受的姿势就是他们所有的劳动。对他们而言,昼夜的分别就在于长沙发、椅子与床的不同。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并且公开的懒散女神崇拜者。女神为他们编织罂粟花环,把遗忘水倒进他们杯子里。他们生活在平静的愚蠢状态中,忘记了别人,别人也忘记了他们。他们的生活早就停止了;等到他们死了,生者只能说,他们停止了呼吸。但是懒散在不经意间控制着大多数人的生活。因为这种恶习仅限于懒散者自身,不会危及他人。所以人们不会将它等同于欺诈和骄傲;欺诈危及财产安全,骄傲自然也会伤害他人的自尊。懒散具有一种平和静默的本质,不会因为炫耀而招来嫉妒,也不会因抗衡遭受怨恨。所以没有人忙于理会或刺探它。正如骄傲有时藏在谦恭之下一样,懒散通常为紊乱和匆忙所遮掩。一个人疏忽了自己明明知道的职责和真正的工作,自然会尽力去想一些让自己忘却自己愚蠢的事,然后努力地去做一些不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我欣赏。有些人总是时刻准备着,忙于事前的准备,例如拟订计划、收集材料、为大事作准备等。这些人肯定受到了懒散女神神秘力量的控制。只是,一味地忙于找工具的工匠是无法做出什么成就的。一位绘画大师曾告诫过我,只是对铅笔和颜料充满好奇的人,是不能将画画好的。另外有些人将懒散看成一种权宜之计,他们认为懒散可能使人一生碌碌无为,但它可以使生活不是那么地百无聊赖,没有空闲时间的沉闷。懒散的艺术就在于用琐事充斥每一天,手头总有一些让人好奇但又不劳神的活儿可做,大脑保持处于一种活动但不是劳动的状态。我的老朋友清醒已经使用这种艺术方法多年,而且卓有成效。清醒是一个欲望强烈思维敏锐的人,但他又酷爱闲散。为了保持这种平衡,他很少强迫自己去做难做的事情。但是欲望和思维的力量太大了以致于他无法安然地睡觉。虽然欲望和思维的力量对别人可能没什么用,但却使他厌倦了自己。交谈是清醒先生的主要兴趣所在。他可以永无休止地说或者听;自己说或者甜人说同样令他开心。因为他在幻想这是在教别人或自己学东西,暂时忘记自身的耻辱。但是有一个时间段使清醒先生想起来就发抖。那就是晚上他必须回家好让朋友们睡觉;而另一个时间是早上不打搅别人,因为这时全世界的人都拒绝被打搅。不过他有许多办法去缓解这段无聊时刻的痛苦。他安慰自己,手工艺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他发现周密的思考在很多方面都有影响力——即推理的效应。经过仔细地观察思索之后,他开始实践。首先为自己购置了木工家具,并且成功地修好自家的煤箱。相信只要有机会他就会继续这个实践。除了干木匠活,他还试图学习鞋匠、锡匠、管道工和陶工的技艺;虽然这些他都没学成,但他决心更好地学习来操纵这些。但是他的日常娱乐是化学。他有个用来蒸馏的小炉子,这是他长期以来生活的安慰。他提取油、水,各种物质精华,尽管他也知道这些毫无用处;当他坐在曲颈瓶前数着一滴一滴的液体,看着它们滴答而落时,时光就飞逝而过。哎,可怜的清醒!我经常用责备的口气去取笑他,而他也常答应悔过自新;没有人像懒人那样轻易地认错,但很少作出半点实际的改动。本文会有何效果我不明了,可能他会一笑了之,继续生炉子;但是我真的希望他别再做琐事,能够理智勤奋地做一些有用之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苏菲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话说我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在研一时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那是位颇为娘娘腔的老教授,本行研究人脑和意识,业余时间教授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史。不像其他政治课老师只晓得照本宣科,这老头有相当牛逼的学术基础,从古希腊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讲到近现代一系列科学危机,一贯而至,娓娓道来,一面精彩轻松的讲解着各种科学定律,一面逐步揭开科学背后的思辨踪影;当然作为一位老右愤,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2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无人生还
作者:佚名
章节:71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沃格雷夫法官先生新近离任退休,现在正在头等车厢的吸烟室里,倚角而坐,一边喷着雪茄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读着《泰晤士报》上的政治新闻。沃格雷夫放下报纸,眺望窗外。列车奔驰在西南沿海的萨默塞特原野上。他看了看表,还有两小时路程。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