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最优美的散文 - 圆(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圆(1)[美国]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圆》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爱默生坚信个人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乐观思想。眼睛是第一个圆,眼前的地平线是第二个圆。这个原始的形状在自然界到处都是,没有止境。圆是一种最高形式的象征。圣·奥古斯丁把圆作为对上帝本质的描述,它有着无所不在的圆心,但是其圆周却无处寻觅。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研究这个最原始的图形有什么丰富内涵。在讨论人类每一个行为的循环及其补偿性时,我们从中探寻出了一种道德寓意。我们要研究的另一个类比是:没有什么行为不能够被超越。有这样一条真理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即:在任何一个圆的外围都可以画出另外一个圆;自然没有极限,每个终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太阳爬到最高处时,总会有另一道曙光冉冉升起;深海处还有更深的海床。这一事实象征着“无法触及”又不可捕捉、转眼即逝的“完美”,它鼓舞成功,同时又宣告失败,从这一点来说,它可以帮助我们把人类在各个方面显示出来力量结合起来。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会是永恒不变的。宇宙是运动变化的。“永恒”只是一个表示不同程度的概念。在上帝的眼中,我们的星球是一则透明的法规,而不是事实的累积。事实因为融解在法规中而运转。我们的文化不过是一种占据支配地位的理念,它黏附着一套城市和机构。只要我们的理念卒了,它们就会随之消亡。古希腊的雕刻早已不复存在,像冰雕一样消逝,只剩下一些零星孤独的碎片,好似六七月间阴谷的石缝中零零散散的残雪。抠新事物的天才又创造了别的东西。希腊字母流传得久远一些,但也同样避免不了要遭受厄运,最终掉进新思想为所有的旧思想设置的不可逆转的深渊里。新大陆在这个古老星球的废墟上建立;新物种在前代腐化的尸体上孕育;新艺术占据了旧艺术的地位。人们原来发明的导管柱头,由于后来出现的液压传动而成为废品;防御工事在火药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铁路的发明让公路和运河相形见绌;蒸汽机取代了船帆;随即电动机又应时而生。……我们在思想上每迈出新的一步,就可以调节许多看起来矛盾的事实,把它们作为同一个规律的不同表达方式来对待。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被认为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派。可是聪明的人会发现,柏拉图的思想其实影响了亚里士多德。思想上再后退一步,不统一的观点就可以认为是同一个原则的两个极端。但不管退到什么地步都不可以否定:总有一个眼界会相对高一些。……勇气在于有很强的自我重塑能力,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受人摆布;不管你把他放在什么场合,他都有立足之地。要想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选择真理,摈弃他对真理原有的理解,随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接受真理,而且要相信他的法律条文、他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他的宗教、他的世界随时都有可能被取代而消逝。……交谈是一种圆的游戏。谈话时,我们拆除了阻止双方畅所欲言的“限定”。谈话者不会因为神情和态度受到责难,他们甚至可以在圣人的降临日大胆地表露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翌日,很可能他们会从这高水位线上隐退,你会发现他们仍然苟且行驶在旧的驮鞍之下。当火舌触伸到我们的墙上时,我们还是享受这热度吧。当一个新的演说者燃起新的光芒,解救我们于上一个谈话人沉重、专横的思想压迫中,把我们交付给另外一个拯救者,我们似乎才又重新获得了自身的权利,变回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每条被昭示天下的深刻的真理,只有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轨道上才能运行。在平凡的日子里,社会端坐在那里像雕木一样,而我们也是个个心气平和地奉候,心中感到十分空虚,——或许也明白,一旦伟大的象征把我们包围起来,我们就会变得充实。只可惜对于我们来说,它们并没有什么象征的寓意,而是乏味、无关紧要的玩具罢了。接着,圣人降临了,他把木偶似的人们点化得大彻大悟,囊括万物的面纱在他闪电般的眼神中烧毁了。于是,家具、杯子和碟子、椅子、闹钟和华盖,所有这些事物的意义拭目以待。昨天在暮霭笼罩下巨大的事实——财产、气候、繁殖、美貌等,其比例都奇妙地发生了变化。我们眼中稳固的东西在动摇。文学、城市、气候都从它们的根基处游离出来,在我们面前翩翩起舞。然而,我们又从这些现象中看到了局限。语言的表达是好的,但“沉默是金”。沉默会让言语感到惭愧。交谈时间的长短表明了倾听者和诉说者之间的思想距离。如果在任何时候双方都很默契,那么言语就根本是多余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在黑暗中蠕动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具体的年代已经忘记。就连是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旅程也已想不起来。那时我刚过二十,每天在颓废中生活,当时怀疑人生的态度与刚体会到的游戏感受莫名地交织在一起。也许正因为如此,那时的记忆也就更加模糊不清了。那是艘两三百吨,包着铁皮的小木船。我横躺在二等船舱中。这是位于船尾,依照船体呈环状的铺有榻榻米的房间。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复仇的女神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玛柏儿小姐习惯在下午,看第二份报。每天早上,有两份报送到她家里。如果头一份能准时送到的话,她会在吃早点时读它。送报童很不一定,不是换了个新人,就是临时找人代送。报童对送报的路径,各有各的做法。这也许是送报太单调了的缘故。 [点击阅读]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