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罪与罚 - 《罪与罚》书评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在书架上拿到这本书起,我就开始好奇这个大部头会给我带来些什么。从网上搜集来的资料看,绝对经典,但稍稍浮躁就读不下去。于是挑选了流畅的翻译版本,甚至也没有再借其他的书,只为专注欣赏。
  然而第二天迫不及待的翻开书以后,却是气都舍不得喘的连看了200页,直看的我像念书那会儿考完数学那样脸发烧。
  一个出格的故事,一场反复漫长的心理辩论。人们嘻笑怒骂,在作者眼里都是为推翻或证明一个看似疯狂的理论:人分两类,一类优异且不寻常,不受社会法律和道德约束,一类低等而逆来顺受,只是繁衍的材料。前一种人,为了达到伟大的目的,可以坚决的扫除一切障碍,不管扫除障碍需要流多少血,或让别人付出多少代价。书里高傲、敏感、聪明的主人公为了寻求答案,杀害了“一只社会的虱子”,从此心绪不宁、寝食难安。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正是大家解读出的罚。
  然而甚至在他终于决定去自首的前一刻,他也并未存悔过之意,而是向妹妹确认自己是否依然高傲。也即是说,使他伤心难过的并不是他犯下的罪行,而是依据他自己的理论,知道他自己也是普通人而成不了拿破仑的结果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且看他对于自己将面临的惩罚作出的内心独白:“我倒很想知道,难道在未来的十五年或者二十年之内,我的心会变得那么谦卑,我居然会在人们面前变得诚惶诚恐,感激涕零,每说一句话都把自己叫做强盗吗?是的,正是这样,正是这样!这就是他们现在要把我送到那儿去的目的,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你瞧,他们一个个招摇过市,其实他们每个人就其本性来说都是坏蛋和强盗;甚至更糟——是白痴!如果使我免于流放,他们就会一个个义愤填膺,气极欲狂!啊,我多么恨他们大家啊!”他看不起这个世界,却无法把自己与之区别开来,这种想法使他痛苦万分。

  关于罪行的定义,书中也用另一个人物暗示,夺取一个人的生命和尊严有时并不需要直接暴力,强势强权的所有者可以利用财富和权力剥夺“下等人”的一切。难道让人痛苦就不是罪?难道精神上的死亡不比肉体的死亡更可怕?所以潜在的罪行大大存在,可惜正因为其间接性和隐秘性让人忽视了它们的存在。可是这些潜在罪行的危害呢?怕是比显性的罪行更甚!
  然而像本书主人公一样怀着高尚报负的罪人或者“不平凡者”就所剩无几了吧?可是仔细想来,书中主人公也不过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学费,即使是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说到底也是为一己私利,并不见得比那个荒婬的最后自杀的家伙高尚到哪里去。就算是他所崇拜的伟大的拿破仑,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并非为了人类的进步吧。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让书中的两个罪人——显性的和隐性的——最后都选择了投案或自杀的原因所在。如何去评判别人的道德,如何确保自己的道德范畴就一定更加高尚因此更有理由为所欲为呢?

  昨天正好在杂志上看了关于《死亡日记》的一篇介绍。话外一句,原来这是画《棋魂》那家伙的作品。说是得了死亡笔记的人可以掌握人的生死,于是出现了一个高材生预备清理世界,造福人生。同样也是老生常谈的PlayGod,非常危险的行为,和本书的主人公一样。本来一直想不明白结尾处的一段话:“如今他似乎也不能自觉的解决任何问题;他只能感受罢了。生活代替了推理。。。”现在看来,这是否正是我们应该持的态度呢?
  然而同时想到的另一种极端的看法是,为什么人猎杀动物来获得衣食不是罪行,而通过杀人来获取利益就是犯罪了呢?权势者奴役贫穷者,是不是和人类通过饲养、种植来维持温饱同出一辙呢?如果说人比其他的生物高级,那么通过“吞食”高级生物中的弱者来生存和发展,是不是在食物链上又长出了一截,因而显得更加高级而成为一种进步了呢?况且所谓的犯罪,不过是触犯了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罢了,所以犯罪与其说是一种恶,不如说是挑战和威胁了统治者的利。你杀了他的人民,他统治谁啊?
  这里又说到另一种极端的看法,也是最近听来的。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就是说先要拿起屠刀,然后才能放下,放下就成佛了。就好像是大商贩们先是血淋淋的原始积累,然后再搞慈善捐款,于是成佛了。成佛后,所有的罪都被原谅,一笔勾销。而连屠刀都不敢拿起的普通小老百姓,就只好念念阿弥陀佛,保佑屠刀不要伤到自个儿。呔,真是想想都觉得灰暗的理论。

  说来说去,还是道德最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求心安的一套标准,而良心这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真正的、无法逃脱的惩罚却与它十指相扣,规范着我们的行为。那么道德是怎么产生的呢?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适应现实的一种主流思想么?就好比从前打大雁不是恶,现在却是连小朋友都要责难的猎杀保护动物、破坏大自然行为。不过这只能说明道德内涵的变迁,并不能解释它的由来。可惜不知道原始人心中的禁忌有哪些,不然就可以方便的得出结论:道德是基因的一个特征,也就是说,道德这种素质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不过这样的判断倒也是有舆论支持的,没良心的人被骂“禽兽不如”就是一证。但也难保某些禽兽的基因里就不含这种道德因子了,例如殉情的天鹅。
  居然说到生物学上,自己也有点意外了。这部小说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关于爱情的,这是主人公为阻止他妹妹的一场功利婚姻提出的。那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必要的两个条件是:看重和尊重。所谓看重,也就是在乎。在乎他,心里有他,才能为他着想,体谅他关心他。而尊重,是不但要爱他的优点,更要包容和接受他的缺陷,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雨路上不离不弃,互敬互爱。
  一本让人思考的好书,准备接着进行《卡拉马佐夫兄弟》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