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余华《兄弟》 - 余华小说《兄弟》全文·(上部)(20)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光头和宋钢永远都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李兰如此坚强,从她走出长途汽车站看到李光头和宋钢哇哇大哭,一直到跪在地上将染上血迹的泥土包皮起来,回到家中又看到血肉模糊的尸体,再去买回来一具薄板棺材,让棺材铺的四个男人将宋凡平的膝盖砸断,她始终没有哭叫。听着宋凡平的腿是如何被人砸断时,李光头和宋钢几次张大了嘴要哭出声音来,可是一想到李兰说过的话,不要让别人知道他们在哭,他们的嘴巴又合上了。
  这天晚上李兰做了一顿豆腐饭,这是我们刘镇的风俗,办丧事的人家都会做这样一顿饭。李兰做了一大盆豆腐放在桌子的中间,还有一碗炒青菜。天黑了灯亮了以后,三个人坐到了桌子前,宋凡平的棺材就在旁边,一碗油灯点亮了放在棺材上,这是长明灯,照亮宋凡平走向-阴-间的道路,宋凡平就不会被绊倒。
  整整一个下午,李兰没有说话,李光头和宋钢也不敢说话,家里无声无息。一直到李兰做饭炒菜时,两个孩子才听到了声响,见到了升起来的热气。这是李兰从上海回家后第一次做饭,她站在煤油炉前泪水长流,可是她的手没有一次举起来,没有擦过一次眼泪,当她将一大盆豆腐和一碗青菜端到桌子上时,李光头和宋钢看到她泪如泉涌,她在给两个孩子盛饭时仍然泪如泉涌。然后她转身去拿筷子了,她在灯光的-阴-影里站了很久,她拿着那六根树枝继续泪如泉涌地走到桌前,她脸上的表情像是睡梦中的表情,她泪如泉涌地在凳子上坐下来,泪如泉涌地看着手里的树枝,宋钢声音哆嗦地告诉她:
  “这是古人用的筷子。”
  她泪如泉涌地看着两个孩子了,两个孩子告诉她筷子的来历后,她终于举起了手,擦起了满脸的泪水,她擦干净脸上的泪水以后,将古人用的筷子分给李光头和宋钢,她轻声说:
  “这古人用的筷子真好。”
  说完她转身看着棺材微微一笑,她的微笑亲切得就像是宋凡平坐在那里看着她。然后她端起了饭碗,她重新泪如泉涌了,她一边流着泪,一边吃着饭,一点声音都没有。李光头看到宋钢的眼泪也流到了饭碗里,于是他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三个人无声地哭着,无声地吃着。

  吃完豆腐饭的第二天早晨,李兰认真地洗脸梳头,把自己收拾干净后,拉上李光头和宋钢的手,昂首挺胸地走出家门。她拉着两个孩子走在文化大革命的街道上,在满街的红旗和满街的口号里旁若无人地走去,很多人对着她指指点点,她视而不见。她先去了布店,别人在那里买的都是做红旗和红袖章的红布,李兰买的是黑纱和白布。布店里有人好奇地看着她,有人认出了她是宋凡平的妻子,走到她身旁举起了拳头喊着打Dao她的口号。她从容不迫地付了钱,从容不迫地卷起黑纱和白布,从容不迫地将黑纱和白布捧在胸前走出了布店。
  李光头和宋钢拉着李兰的衣服,跟随着她的步伐又去了照相馆。李兰在整理宋凡平的遗物时,发现了那张蓝色*的发|票,她将发|票拿在手里看了很长时间,才想起来曾经照过一张全家褔的照片,那是她去上海治病前照的。宋凡平一直没有将照片取回来,她心想肯定是她一到上海,宋凡平就出事了。
  照相馆的人拿着发|票找了很久,才找到他们的全家褔。李兰接过照片的那一刻,她的手颤抖不已,她将照片和黑纱白布一起捧在了胸前,走出了照相馆,继续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那时候她忘记了李光头和宋钢跟在她的身后,她的脑子里全是宋凡平的音容笑貌,宋凡平指挥着摄影师布置灯光,指挥着摄影师按下快门,然后一家四个人快乐地走出了照相馆,走向了长途汽车站。她就是在汽车站与宋凡平挥手再见,这是最后一幕了,当她从上海回来时,宋凡平已经没有音容笑貌了。
  李兰向前走去,她捧着照片的手抖个不停,她努力压制着自己,不让自己的手从纸袋里抽出他们的全家褔。她努力让自己这么坚强地走着,当走到那座桥上时,游行的队伍挡住了她的去路,宋凡平曾经在那里威风凛凛地挥舞着红旗,她当然不知道,可是当她的脚步停下来以后,她再也压制不住自己了,她的手从纸袋里取出了照片,她第一眼就看到了宋凡平快乐的笑容,第二眼还没有看清楚另外三个人的笑容时,她已经崩溃了。三天来她一直忍受着这巨大的悲痛,而且挺了过来,现在照片上宋凡平活生生的笑容让她一下子垮了,她一头栽倒在地。

  当时李光头和宋钢正拉着李兰的衣角站在她的身后,她的身体突然没有了,站在他们前面的是一个男人吃惊的脸,然后两个孩子才看到李兰倒在地上了。李光头和宋钢哇哇叫着蹲下去,哇哇叫着推她,她闭着眼睛一点反应都没有。李光头和宋钢凄厉地哭叫了,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两个孩子跪在了地上,他们孤立无援地哭叫着,哀求周围的人救救他们的母亲。他们不知道李兰昏迷过去了,他们哇哇哭着问那些围观的人:
  “妈妈为什么倒下了?”
  围观的人都站在那里,没有一个人蹲下来,这些人乱哄哄地说着什么,有一个人弯下腰对两个孩子说:
  “翻开她的眼皮看看,里面的瞳孔放大了没有?”
  李光头和宋钢急忙去翻开她的眼皮,看到了里面的眼球,他们不知道眼球和瞳孔的区别,他们仰脸说:
  “很大的瞳孔。”
  这个人说:“那就是瞳孔放大,人可能死了。”
  两个孩子一听说李兰可能死了,不由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这时另一个人弯下腰来了,他说:
  “不要哭,不要哭,你们小孩知道什么瞳孔,你们肯定是把眼球当瞳孔了。你们把一下她的脉搏,只要脉搏在跳,她就没死。”
  李光头和宋钢立刻止住了哭声,焦急地问他:“脉搏在哪里?”
  他伸出左手,用右手指点着脉搏的地方说:“就在手腕上。”
  李光头和宋钢一人抓住李兰的一只手,摸着她的手腕,两个孩子摸来摸去也没摸到跳动的地方。那个人问他们:
  “跳不跳?”
  李光头摇着头说:“没有跳。”
  李光头说完紧张地去看宋钢,宋钢也是摇着头说:“没有跳。”
  那个人直起了腰,说:“可能真死了。”
  李光头和宋钢绝望了,他们张大了嘴巴哭声呼啸了,他们呼啸地哭了一阵,又同时噎住了,接着又同时爆发出呼啸的哭声。宋钢一边哭着一边叫道:
  “爸爸死了,妈妈也死了。”
  童铁匠这时候出现了,他从外面挤了进来,他蹲下身体摇晃着两个孩子,喊叫着让他们别哭了,他说:

  “什么瞳孔放大,什么脉搏跳不跳,那是医生的事,你们两个小孩懂个屁,听我的,把耳朵贴到她胸口去,里面跳不跳?”
  宋钢抹了抹眼泪鼻涕,把头贴到了李兰的胸口,他听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紧张地对李光头说:
  “好像在跳。”
  李光头也赶紧抹了抹眼泪鼻涕,也贴上去听了一会儿,他也听到了心跳,他点着头对宋钢说:
  “是在跳。”
  童铁匠站了起来,训斥刚才说话的两个人:“你们懂个屁,你们只会吓唬孩子。”
  然后童铁匠低头对李光头和宋钢说:“她没死,她是昏迷,就让她躺着吧,过一会儿自己会爬起来的。”
  李光头和宋钢立刻破涕为笑了,宋钢抹着眼泪仰脸对童铁匠说:“童铁匠,你会有善报的。”
  童铁匠很满意宋钢的话,他笑着对宋钢说:“这是一句公道话。”
  李光头和宋钢开始安静地坐在李兰的身旁,他们觉得李兰躺在地上像是睡着了。宋钢把掉在地上的照片捡起来,自己看了看,又给李光头看了看,小心翼翼地放进了纸袋。桥上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挤进来看了他们一会儿,又向别人打听了一会儿,又转身挤了出去。两个孩子耐心地坐在那里,他们不时地看对方一眼,偷偷地笑一笑。过了很长时间,李兰突然坐了起来,两个孩子高兴地叫了起来,他们对围观的人群叫道:
  “妈妈醒来啦。”
  李兰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自己是从地上爬起来的,她不好意思似的站了起来,认真拍打着身上的尘土,将照片和黑纱白布重新捧在胸前,李光头和宋钢重新拉住了她的衣角,三个人低着头从围观的人群里挤了出去。回家的路上李兰没说一句话,李光头和宋钢也不敢说话,可是他们激动万分,他们紧紧拉着李兰的衣角,他们的母亲失而复得,让他们感到无比幸福。李光头和宋钢拉着李兰向前走去时,一会儿把头伸到李兰的前面,一会儿又把头转到李兰的身后,他们不断地去看看对方,不断地向对方笑一笑。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