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余华《兄弟》 - 余华小说《兄弟》在线阅读·(下部)(1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二
  李光头的GDP之路是从我们刘镇福利厂开始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光头在林红这里跌了爱情的跟头,转身就在福利厂连续创造了利润奇迹。这时候改革开放进入了全民经商的年代,李光头左思右想,越想越觉得自己是一个经商的天才,自己率领着两个瘸子、三个傻子、四个瞎子、五个聋子,都能够富得流油;若是率领五十个学士、四十个硕士、三十个博士、二十个博士后,还不富成了一艘万吨油轮!
  李光头脑子一热,马上命令手下十四个瘸傻瞎聋的忠臣放下手里的工作,好像地震了,好像火灾了,召开了福利厂历史上最紧急的一次会议。刚才他还在打电话联系一笔业务,放下电话后就决定辞职了。李光头发表了长达一小时的慷慨演说,里面用了五十九分钟给自己歌功颂德,最后一分钟先是任命两个瘸子为正副厂长,接着用沉痛和惋惜的语气宣布:福利厂全体员工一致接受李光头厂长的辞职申请。李光头最后眼含热泪地说:
  “谢谢!”
  李光头说完谢谢,转身疾步走了,十四个瘸傻瞎聋的忠臣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三个傻子乐呵呵的根本没听懂李光头说了些什么,李光头走后三个傻子仍然乐呵呵;五个聋子只看见李光头的两片厚嘴唇上下翻动,见他嘴唇突然不动了转身出去,以为他是尿急上厕所,聋子们正襟危坐,等待着李光头回来继续上下翻动他的厚嘴唇;两个瘸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五年多前,李光头也是这样召开了一次福利厂全体员工大会,突然袭击地撤掉两个瘸子的正副厂长职务,自作主张地任命自己为厂长,现在他又突然袭击撤掉了自己,又把两个瘸子厂长给任命回来了;四个瞎子瞪着他们黑暗的眼睛,他们的脑子比那十个瘸傻聋明亮多了,他们最先醒悟过来,知道李光头一去不回了。有一个瞎子嘿嘿地笑起来,另外三个也跟上嘿嘿笑。三个傻子本来就乐呵呵,见到四个瞎子也乐呵呵,三个傻子不甘示弱,干脆放声大笑。五个聋子听不见笑,可是看得见笑,以为李光头尿急走时说了一个笑话,五个聋子的五张嘴巴张开来,两个笑出的是声音,三个笑出的是口型。两个刚刚官复原职的瘸子厂长,这时候反应过来了,知道李光头辞职不干了,可是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高兴。瘸子正厂长说李厂长平日里厚待大家,他辞职走了,大家不该这么高兴。瘸子副厂长连连点头,说正厂长说得对,说出了他副厂长的心声。四个瞎子嘿嘿笑着说,李厂长好端端的为什么辞职走了?还不是升官升到民政局去了。瞎子们瞎说:

  “李厂长去做李局长了。”
  “有道理。”两个瘸子恍然大悟。
  民政局的陶青局长,一个月以后才知道李光头辞职不干了。那时候十四个瘸傻瞎聋干完了李光头拉来的最后一笔业务,旧的完成了,新的不再来。两个瘸子搬回到了厂长办公室,重操旧业找出了那盘象棋,隔着桌子一边悔棋一边互相指着鼻子对骂。剩下的十一个在车间里无所事事,三个傻子继续乐呵呵,四个瞎子和五个聋子比赛着打呵欠。
  十四个忠臣开始无事想念李厂长了,在四个瞎子的倡议下,在两个瘸子的批准下,福利厂的十四个忠臣组成一支乌合之众的队伍,七零八落地来到了民政局的院子里,七零八落地喊叫起来:
  “李局长,李局长,我们来看望你啦!”
  正在主持民政局会议的陶青,隔着窗户看到十四个瘸傻瞎聋站在院子里又喊又叫,陶青正在念着中央红头文件,院子里的喊叫让他十分恼怒,他把红头文件往桌子上一拍,生气地说:

  “这个李光头太不像话了,竟然把福利厂搬到民政局来了。”
  陶青局长说着对坐在旁边的一个科长挥一下手,让科长出去把他们赶走。科长出去后比局长还要生气,科长横眉怒目地训斥道:
  “干什么?干什么?我们正在学习中央文件。”
  两个瘸子做过领导,知道学习中央文件的重要性*,吓得不敢吱声了。四个瞎子什么都看不见,自然不把中央文件放在眼里,他们听到科长的训斥,很不服气地说:
  “你是谁?这么对我们说话,就是李局长,也不会这么对我们说话。”
  科长看着四个瞎子拄着四根竹竿,说话神气活现,科长气得喊叫道:“出去!都给我出去!”
  “你进去!你给我们进去!”瞎子们也喊叫,瞎子们说,“你进去告诉李局长,福利厂全体员工想念他了,来看望他了。”
  “什么李局长?”科长莫名其妙地说,“这里没有李局长,这里只有陶局长。”
  “你瞎说。”瞎子们说。
  科长哭笑不得,心想真是瞎子说瞎话。这时陶青出来了,陶青满脸怒色*,他还没有看见李光头,就冲着十四个瘸傻瞎聋喊叫:
  “李光头,你过来。”
  四个瞎子不知道后面出来说话的人是谁,继续不知天高地厚地说:“你是谁?竟敢这么叫李局长。”
  “什么李局长?”陶青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了。
  “哼,连李局长都不知道。”瞎子们哼哼地说,“就是我们福利厂的李厂长,到民政局来做李局长啦。”
  陶青看看身边的科长,不明白四个瞎子在说些什么?科长立刻去训斥四个瞎子:
  “胡说八道!李光头来做局长,我们陶局长做什么?”

  四个瞎子哑口无言了,他们这时才想起来民政局已经有一个陶局长了。四个瞎子里面有一个心里没底地说:
  “陶局长可能去做陶县长了。”
  “对呀。”另外三个瞎子高兴地叫起来。
  陶青本来恼羞成怒,听到瞎子们提拔他当县长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像三个傻子一样乐呵呵了。陶青这才发现李光头不在这些人里面,陶青看见两个瘸子躲在五个聋子身后,就伸手指着两个瘸子说:
  “你们两个,过来。”
  两个瘸子知道大事不好了,知道李厂长升官做了李局长是瞎子们瞎说的。两个瘸子忐忑不安地从五个聋子身后瘸了出来,先是瘸到了两边,再转身瘸到了一起,他们站在了陶青的面前。
  接下去陶青终于弄明白李光头辞职不干了,这个李光头辞职一个月了,都没有到自己这里来汇报一声;这个李光头根本就没和福利厂员工们商量一下,就宣布全体员工一致接受他的辞职申请。陶青气得脸色*发白,嘴唇哆嗦地说:
  “这个李光头目无组织,目无纪律,目无领导,目无群众……”
  已经十多年没有说脏话的陶青局长忍无可忍地骂了起来:“这个狗娘养的王八蛋!”
  陶青命令两个瘸子把福利厂的人带走后,回到会议室不再学习中央红头文件了,开会讨论李光头的严重错误。陶青建议将李光头从民政系统永远开除出去,民政局工作会议一致通过陶青局长的建议,然后打印成民政局的红头文件准备上报县zheng府。陶青拿着打印好的文件最后审读了一遍,他说:
  “对李光头这种无法无天的人,不能用‘辞职’这两个字,一定要用‘开除’。”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