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余华《兄弟》 - 余华《兄弟》在线阅读·(下部)(3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十一
  我们刘镇两大文豪之一的刘作家,那天也去了法庭旁听,亲眼目睹了那场令人捧腹大笑的闹剧,亲耳聆听了李光头慷慨激昂的演讲,刘作家激动得晚上睡不着了,心想自己是遇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题材,于是披衣起床,连夜赶写了一篇洋洋万言的报.道《百万富翁呼唤爱情》。刘作家在报道里充分使用了高、大、全的写作风格,给李光头涂脂抹粉,把李光头几百人次地玩弄女性*美化成是几百人次的恋爱失败,说李光头一腔热血地投身到纯洁的恋爱之中,结果几百次恋爱下来,李光头没有遇到一个处女,遇到的全是生活不检点的荡妇。刘作家还在报道里追根寻源,把李光头十四岁在厕所里偷看屁股的故事也写了出来,说少年李光头上厕所时刚刚蹲下来哼叫了两声,屎还没有拉出来,裤袋里的一把钥匙不小心滑落出去,掉进了下面的粪池,就在少年李光头转身将脑袋塞下去寻找钥匙时,一个赵某人进去了,不由分说揪住了少年李光头,诬陷他是在偷看女人屁股,又揪住他游街走遍了刘镇的大街小巷。刘作家把我们刘镇的另一大文豪赵诗人写成了赵某人,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糊涂虫。然后刘作家在报道里动情地写道:一个纯洁上进的少年从此蒙受不白之冤,可是这个少年没有沉沦,小小年纪就忍辱负重,长大成*人后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了一番伟大事业。
  这篇报道首先发表在我们市里的晚报上,没出两个月,全国几百家地方小报纷纷转载。李光头读了这篇报道,他对报道的内容十分满意,尤其是写他少年时期上厕所钥匙从裤袋里滑出,掉进粪池的章节,李光头赞不绝口,他左手拍着桌子,右手抖着报纸大声喊叫:
  “这个王八蛋刘作家真有才华,一把钥匙就把刘镇有史以来最大的冤假错案平反啦!”
  然后李光头一脸嬉笑地说:“历史终究是公正的。”
  李光头对刘作家报道的标题略有意见,他伸出五根手指说自己怎么也有五千万的个人资产,刘作家只是把他写成个百万富翁,不过他不计较这些,他对手下的人说:
  “一个没见过钱的人,能写个‘百万’也不容易。”
  这篇报道在不断地转载里,也不断地改头换面,标题改成了《千万富翁呼唤爱情》,李光头读到了,这次他对标题比较满意,他手里抖动着那张千里之外的地方小报说:
  “这篇写得实事求是。”
  刘作家的报道在全国转了一圈后又回来了,我们省里的报纸也转载了,这次标题变成了《亿万富翁呼唤爱情》,李光头读到后,谦虚地笑了笑说:

  “言过其实,言过其实了。”
  刘作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篇报道竟然有几百家报纸转载,差不多赶上李光头玩弄女性*的总人数了。刘作家终于出名了,终于一吐多年来没人知道他的郁闷之气,他笑容满面地走在我们刘镇的大街上,手里都挥动着一张汇款单,逢人就说:
  “天天都有汇款单,天天都要去邮局。”
  然后他大声感叹:“做名人真累。”
  刘作家因为一篇报道出名后,赵诗人后悔莫及,后悔自己那天没有去法庭旁听,后悔自己没有抢先去报道李光头,赵诗人指着报纸上李光头少年时在厕所里的段落,痛心疾首地告诉刘镇的群众:
  “这是我的题材啊!被刘作家偷去啦……”
  我们刘镇的两大文豪冤家路窄,在童铁匠超市的开张仪式上相遇了。这时的童铁匠已经拥有三家商店了,眼看着超市这个新鲜事物在祖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童铁匠与时俱进,在我们刘镇也开张了一家三千平米的超市。童铁匠把开张仪式弄得风风火火,他请不来陶青县长,请来了县长秘书;请不来局长们,请来了科长们。李光头忙着洽谈生意接受采访也来不了,他派人送了最大的花篮。余拔牙正乘坐欧洲之星火车从米兰去巴黎,路过瑞士边境时发来了贺电,请王冰棍代为宣读。王冰棍拿着余拔牙的贺电读不出来,上面两行外国字,不知道是意大利字,还是法国字?童铁匠兴高采烈地拿过去,向着围观的群众挥动起来:
  “外国友人也来贺电啦!”
  童铁匠也请到了我们刘镇的两位社会名流,刘作家和赵诗人。赵诗人见到刘作家脸色*铁青,刘作家见到赵诗人满面春风,两个人站在一起谁也不说话。本来两个人还算相安无事,童铁匠介绍来宾时的一席话让两个人冲突起来。童铁匠先是指着刘作家说:
  “这位就是名作《百万富翁呼唤爱情》的作者。”
  群众掌声热烈,刘作家红光满面。童铁匠接着介绍赵诗人了,他说:“这位就是《百万富翁呼唤爱情》里的重要角色*赵某人。”
  群众没有掌声了,响起了一片嬉笑声。刘作家在报道里把他写成个“赵某人”,赵诗人已经恼羞成怒,现在童铁匠这么一说,赵诗人再也按捺不住,当场指着刘作家的鼻子痛斥道:
  “有本事就直接写‘赵诗人’,没本事才遮遮掩掩写个什么‘赵某人’。”
  刘作家满脸的微笑,请赵诗人不要生气,他说:“你这个年纪生气很容易中风。”

  刘作家笑里藏刀的一番话,把赵诗人原本铁青的脸色*气得通红了,赵诗人当着众多的群众,责问刘作家:
  “明明是我的题材,凭什么你写了?”
  “什么你的题材?”刘作家假装糊涂。
  “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的题材,”赵诗人伸手指了指围观的群众,“刘镇有点年纪的男男女女都记得,是我活捉了他,是我揪着他游街……”
  “说得对,”刘作家连连点头,“李光头偷看屁股确是你的题材,这个我没写,我写的是李光头寻找钥匙,寻找钥匙是我的题材。”
  群众哄堂大笑,称赞刘作家说得有理。赵诗人哑口无言,通红的脸色*又气成了铁青。童铁匠看到两个人斗起来了,心想不能坏了自己的开张仪式,大手一挥,喊叫一声放鞭炮。鞭炮噼里啪啦炸响了,群众立刻忽略了刘作家和赵诗人,兴趣全跑到鞭炮上去了。
  刘作家的报道让李光头名扬天下,报纸广播电视的记者纷纷来到我们刘镇,对李光头进行密集如雨的采访。李光头早晨睁开眼睛就是接受采访,到了晚上闭上眼睛终于可以睡觉了,手机又响了,千里之外的记者开始电话采访李光头了。最多的时候有四个摄像机对着他拍,有二十三个照相机的镁光灯对着他闪,有三十四个记者对着他集体提问。
  李光头兴奋得像是一只小狗看到了一堆肉骨头,他知道百年一遇的商机来了,他在回答记者关于爱情的问题时,总是巧妙地把话题转到他的生意上。他夸夸其谈说了几句爱情誓言后,立刻扯到他贫穷凄惨的童年,说他为什么叫李光头,就是因为家里太穷了,连理发的钱都不够,每次理发母亲都让理发师给他推个光头,这样一年可以少花几次理发钱。说到童年,李光头总是声泪俱下,然后抹一把眼泪,大声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党和zheng府,感谢全县人民。感谢说完了就开始讲述自己如何创业,如何成就今天这番伟大事业。说到这里他连连摆手,谦虚地解:释起来,说他并不觉得自己的事业伟大,是报纸上说伟大,他就跟着报纸说自己伟大了。
  接下去报纸广播电视上出现的李光头,不再是个爱情弃儿的形象,开始是以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形象出现了。李光头不愧是李光头,也就是两个星期的时间,他就把全国各地所有的报道都拧过来了,都拧到他的生意上了。李光头的公司也出了大名,大笔大笔的银行贷款跟在记者的屁股后面来子,大堆大堆的合作伙伴跟在银行贷款的屁股后面来了,有全国各地的富翁,有港澳台的富翁,有海外华侨的富翁,都要来投资,都要和李光头一起办厂开公司。各级zheng府也是大力支持李光头,原来他想上个新项目,一两年都批不下来,现在一个月批文就下来了。

  这些日子李光头一天也就睡上两三个小时,一边接受采访一边与人洽谈生意,他每天都要发出几十张名片,每天都要收进几十张名片。前来与他洽谈生意的有不少是骗子,李光头是什么人?他一眼就能看出谁是真正与他合作,谁是想来套他的钱财。他眯着眼睛跟人谈生意,人家以为他睡着了,可他比谁都清醒。他跟谁都愿意合作,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先把合作资金打到他公司的账号上,谁要是想让他把自己的资金打出来,那是痴人说梦,这个李光头别说是自己公司的钱了,他就是放个屁也不会让那些骗子闻。
  李光头只对记者们出手阔绰,请记者吃,请记者喝,请记者玩,记者走的时候还会带走大堆的礼物。对前来洽谈业务的他是一毛不拔,他就在自己公司的咖啡厅里和他们谈,他跟洽谈业务的玩AA制,他说:
  “这是国际通行的规则,各付各的账。”
  李光头的咖啡厅是全中国最黑的黑店,北京上海五星级酒店里用进口咖啡豆当场磨出来的咖啡,也就是四十元一杯,他这里一杯速溶的雀巢咖啡要收一百元。骗子们心里叫苦不迭,从前的周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的自己是骗不到钱财,还折了咖啡钱。
  我们刘镇的旅馆业、餐饮业和零售业突飞猛进,大批的外地人像雪花飘扬似的来到,他们在刘镇住,在刘镇吃,在刘镇的商店进进出出买东西。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有自己的方言土话,到了我们刘镇都说上普通话了。我们刘镇的群众从来都是只说自己的土话,现在也卷着舌头说起普通话来了。对外地人卷着舌头说话,回到家里说话时不小心舌头也卷起来了,吃饭时舌头卷起来说普通话了,夫妻上床后舌头也卷起来说普通话了。
  我们刘镇的群众天天看到李光头,打开报纸看到李光头在笑,听广播听到李光头在笑,看电视看到李光头在笑。李光头不仅自己出名,让我们刘镇也出名了。我们刘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命名史,这些日子里大家忘记了刘镇这个镇名,大家张口闭口李光头说习惯了,说到刘镇时自然而然地说成了李光头镇。外地人开车经过时,也会摇下车窗玻璃问街上的群众:
  “这是李光头镇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