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Site Manager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7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乔治·华盛顿的共济会国家纪念馆立于舒特山顶,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从底座到尖顶,从简朴到复杂,逐层迭加了三种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多利安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形象地寓示了人类智慧渐进的过程。高耸于云的石碑上端是埃及金字塔式,塔尖是火焰形状,其灵感来自埃及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壮观的大理石大厅里坐落着一尊乔治·华盛顿的大青铜像,一身共济会的密仪服饰,随身的铁铲货真价实,是他为国会大厦奠基时使用的。大厅上方,九层空间冠以“岩穴”、“地穴”、“骑士圣武堂”之名。这里收藏了无数珍贵文物,包皮括两万多卷共济会文献,令人目眩的约柜复制品,甚至还有所罗门神殿宝座的等比例模型。
  UH-60改良型直升机低飞掠过波托马克河上空时,中央情报局现场指挥官西姆金看了看表。还有六分钟,他们乘坐的地铁才到站。他长舒一口气,望出舷窗,耸立在地平线上的方尖碑耀人眼目。他不得不承认,这尊辉煌闪耀的尖塔堪比国家广场上的任何一栋伟岸建筑,绝对让人过目难忘。西姆金从来没有走进过纪念碑的内部,今晚也不见得会破纪录。如果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罗伯特·兰登和凯瑟琳·所罗门压根儿就没机会走出地铁站。
  “在那儿!”西姆金冲着飞行员大喊一声,手指地面上纪念碑正对面的国王大街地铁站。飞行员灵活地将直升机一转,降落在舒特山脚的一片绿地上。
  行人们吃惊地抬头看着西姆金和行动队鱼贯而出,横穿街道进入国王大街地铁站。浑身黑衣、全副武装的士兵方队噔噔噔跑下楼梯时,出入站的乘客们都被惊得跳到一边,贴着墙壁躲开他们。
  国王大街地铁站远比西姆金料想的大,显然有好几条地铁线在此交汇——蓝线,黄线,美铁。他跑向墙上的线路图,找出自由广场到这个站的线路。
  “蓝线,停靠南面站台!”西姆金大喊着下达指令,“立刻下站台,清场!”

  队员急速,冲下楼去。
  西姆金又跑到售票亭,扬了扬手中的证件,冲亭里的售票小姐问道:“下一班从中央地铁站开来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
  售票小姐吓坏了。“我不能确定。蓝线每隔十一分钟来一班。没有固定时刻表。”
  “上一班开走有多久了?”
  “五……六分钟吧?顶多了。”
  特纳心算了一下。好极了。下一班就该是兰登那趟了。
  全速行驶的地铁车厢里,凯瑟琳·所罗门在硬邦邦的塑料椅上换了换坐姿。
  头顶明晃晃的白色荧光灯刺得她双眼生涩,但她极力克制,千万不能垂下眼皮,一秒钟也不行。整个车厢空荡荡的,紧挨着她的兰登只是茫然地瞪着脚边的皮包皮。
  他的眼皮也仿佛重得抬不起来了,有节奏地晃动的列车令他昏昏欲睡。
  凯瑟琳想到兰登的皮包皮里的古怪物品。中央情报局为什么要这尊金字塔?巴拉米说过,佐藤明白它的真正价值,所以紧追不放。然而,就算金字塔当真能揭示古代奥义的具体藏匿地点,凯瑟琳仍然很难相信它担保存在的神秘智慧会激起中央情报局的兴趣。
  无独有偶,她提醒自己,中央情报局因秘密操作涉及古代魔法和神秘学的超心理学、异象超能实验已多次被逮个正着。一九九五年有“星门”丑闻,曝光了中央情报局的秘用技术:“遥视”——即长距离心灵感应,“遥视者”无需亲身到达某地,仅需转移心智之眼就能监控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新技术。神秘学家称之为“星状投射”,瑜伽修行者称之为“体外经验”。不幸的是,诚惶诚恐的美国纳税人认为它荒唐可笑,这个项目便叫停了。起码是公开宣称中止。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凯瑟琳却在中央情报局办砸的实验项目和自己在意念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之间看出了显著关联。

  凯瑟琳心急如焚,很想给警察局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卡拉洛马高地有何发现,但她和兰登都没手机了,况且,联络警方或许反而会给自己惹麻烦,谁也说不清佐藤的魔爪能伸多远。
  耐心点,凯瑟琳。用不了几分钟,他们就会到达安全的藏身地,邀请人还能让一切水落石出。凯瑟琳在心底祈愿,不管他的答案是什么,只要能救出她哥哥就好。
  “罗伯特?”她轻声唤道,瞥了一眼地铁线路图。“下一站就是了。”
  兰登仿佛从白日梦中苏醒,“对,谢了。”当列车隆隆地逼近车站时,他捡起皮包皮,又不甚确定地看了凯瑟琳一眼。“但愿我们能平安抵达。”
  等特纳·西姆金跑下楼和行动队会合时,月台已被清场,一个乘客都没有,队员们以支柱为掩护,在月台上一字散开。隧道的另一头远远传来轰隆隆的回响,响声越来越大,西姆金能感到污浊发热的空气翻滚着袭来。
  这下你跑不了啦,兰登先生。
  西姆金转身对两名应他的要求跟着他行动的队员说,“出示证件,亮出武器。
  这些地铁都是自动化控制的,但总有一个驾驶员负责开门。把他找出来。”
  列车的前灯已出现在隧道的尽头,刹车的锐利声响刺破空气。列车驶进车站并开始减速,西姆金和两名队员探向轨道,挥舞着中央情报局带徽章的证件,虎视眈眈地试图攫住司机的目光,令他不敢贸然开门。
  列车眨眼间就靠近月台了。在第三节车厢里,西姆金终于发现了司机震惊的脸孔,他显然很想弄明白,为什么三个黑衣人朝他拼命摇晃证件徽章。西姆金朝列车小跑过去,此时车眼看就要停稳了。
  “中央情报局!”西姆金大吼一声,举着证件。“不要打开车门!”列车从他身边缓缓滑行而过,他径直跑向驾驶舱,冲驾驶员喊叫:“不要打开车门!听明白了吗?不要打开车门!”
  列车完全停住了,目瞪口呆的驾驶员使劲点着头。“出什么事儿了?”他从小侧窗里问。

  “不要开动列车,”西姆金说,“也不要开门。”
  “好吧。”
  “你能让我们进入第一节车厢吗?”
  驾驶员又点点头。他看起来十分害怕地走出列车,把身后的车门关好,然后用手动操作模式打开第一节车厢的车门,护送西姆金和全体队员上了车。
  “锁上门。”西姆金说完拔出了他的枪。等他们迅速步入第一节车厢生硬的灯光下时,司机在他们身后锁上了门。
  第一节车厢里有四名乘客——三个男孩和一位老妇人——眼看着三名荷枪实弹的男人走进车厢,他们惊慌失措。西姆金出示了证件。“没事的。你们坐在原位就行了。”
  西姆金和两名探员开始往后面的车厢走去,进行地毯式搜捕,一节又一节,在情报局特别训练营地里,这种做法被称为“挤牙膏”。这趟列车上没几个乘客,将近一半车厢都走过了,三人却仍未发现与罗伯特·兰登和凯瑟琳·所罗门的相貌哪怕一丁点吻合、甚或类似的目标。但西姆金信心十足。在一列地铁上他们绝对无处藏身。没有洗手间,没有储藏室,没有别的出口。就算他俩发现他们上了车,逃向列车尾部,也还是死路一条。夺门而逃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西姆金在月台上和列车两边都安插了队员。
  耐心。
  直到倒数第二节车厢,西姆金才有点着慌。这节车厢里只有一名乘客——一个中国男子。西姆金和两名队员继续朝前,搜索任何可以藏身的角落。什么也没发现。
  “最后一节。”西姆金边说边扬了扬枪,三人决定朝列车尾部迈进。可当他们走进最后一节车厢时,三人全都立刻停住脚步,瞪视着前方。
  这是……?!西姆金疾步冲到空无一人的车厢尾部,把每个座位后面都查看一遍。他返回队员身边,怒火中烧,“他们到底去哪儿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点与线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安田辰郎一月十三日在东京赤坂区的“小雪饭庄”宴请一位客人。客人的身份是政府某部的司长。安田辰郎经营着安田公司,买卖机械工具。这家公司这几年颇有发展。据说,生意蓬勃的原因是官家方面的订货多。所以,他时常在“小雪饭庄”招待这类身份的客人。安田时常光顾这家饭庄。在附近来说,它虽然称不上是第一流,却正因为如此,客人到了这里才不会挤得肩碰肩的,吃得心里踏实。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