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Site Manager
最长的一梦 - 正文 239 填志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江之寒走进教室,看见后面墙上贴的大字,忍不住笑了起来:
  人生能有几回搏?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江之寒挠挠头,这两句真是太熟悉了,似乎小学六年级自己就在教室黑板上见过这个口号。/一晃眼六年了,没想到还这么时兴。
  按照王老师上个星期在班会上讲的动员令,从现在开始,我们只有一个时间,那就是高考时间没有星期一,没有星期二,抑或是星期六,星期天,没有休息日,没有其它特别的日子,只有一个时间:那就是高考倒计时。
  今天,离高考开始还有xx天。
  江之寒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和楚婉点点头。
  楚婉拿出一厚迭材料,说:“这是王主任叫王老师交给你的,今年高校的介绍资料。”
  江之寒说:“你看过了?”
  楚婉笑道:“嗯,难得有这么好的待遇,别的同学都是去走廊上看贴着的材料。”这学期江之寒时常不在教室,慢慢的楚婉成了像秘书一样的人物,不管是谁找他,同学也好老师也好,在她那里留个言,楚婉总是认真记录,及时汇报,有时候还负责传回江之寒的回复。为了犒赏她的辛勤劳动,江之寒有机会就常请她和林晓吃中饭。从南边回来后,林晓倒也不避讳和江之寒一起吃饭了,三人经常就在附近街上的小店解决中餐的问题,如果江之寒不是有事要去吃工作餐的话。
  状元楼开业以后,江之寒把几乎所有的生意,从股市到书店,从食堂到餐馆,都全部交给相关的人打理,自己开始进入这所谓的“高考时间”。
  上午放了学,江之寒像往常一样,和楚婉,林晓一起吃了中餐,也不回家,径直回了教室,翻开大学介绍目录看起来。
  这份材料包含的东西相当的繁复,江之寒草草的从头到尾扫了一遍,便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可能考取的那部分学校上。
  先排除的一些具有优先录取资格的学校,譬如军校和师范,江之寒根本没有打过这些方面的主意。接下来排除的是他自认为很危险的最顶尖的三五所大学。以这些大学往年在中州的录取分数线,江之寒大概需要百分之一百的挥,才有可能上线。如果只是刚刚过线的话,想去自己理想的专业基本没戏。
  高考的录取分数在全国各地很不平衡,在这几所大学所在的省市,或者是一些很偏远的自治区,录取分数相对低不少,有时候会低很多。但中州虽然是内6城市,所在的省也算是人杰地灵,高考一向竞争极其惨烈,所以分数线之高,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江之寒的目标,是选好两所第一志愿的学校,一所重点,一所普通本科。据他了解,真正管用的只有第一志愿。如果实在挥不佳,上不了重点,他自认为一般本科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即使在高三最后这一学期,他还是分了不少的心在功课之外,所以不得不以防万一。

  沉桦倩前两天打了个电话过来,问他想不想去中州大学。江之寒老实的和她讲了讲自己的想法。他说,我觉得,本科还是要出去开开眼界,去个离沿海开放地区比较接近的地方,感受一下不同的风气和经济浪潮,应该对自己有所帮助。有这么一种说法,本科更看学校和地点,研究生更看专业和导师。如果以后自己准备继续在经济或者金融这个领域深造的话,回中州大学投奔荆教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双方又认识,荆教授现在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知名的专家学者。沉桦倩听了,只说了一句,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咋就啥都不懂呢,便挂了电话,留下满脸错愕的江之寒站在那里。
  决定了要去沿海一带,江之寒又圈去了很多选择。加上他有比较明确的专业选择,有些纯工科的学校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即便如此,他还是圈出了六所重点,七所一般本科院校,作为最后决定的候选。
  做完初步的筛选,很多同学已经进了教室,准备下午的课了。江之寒揉了揉眼,休息了一下。
  楚婉这时候走进来,看他半闭着眼,便掂着脚,从他座位后面往自己靠窗的位置走,不想出声打扰他。
  江之寒往前缩了缩,方便她进:“你来了?”
  楚婉嗯了一声,问:“有眉目了吗?”
  江之寒把自己写下的初步名单递给她,说:“有什么建议的?”
  楚婉认真的看了看名单,说:“你没有考虑过p大,t大,和n大呀,这三所算是全国理工科的三强。”
  江之寒笑道:“要量力而为哟。”
  楚婉看着他,很认真的说:“试试吧,我觉得你能行的。你这样的,考试一定水平挥。”
  江之寒看着她很严肃的样子,不由笑起来,这个女生什么时候成了自己的盲目崇拜者了。他摇摇头,说:“你太高看我了。而且,我这个人,一向宁为鸡头,不为牛尾,呵呵。”
  下午放了学,江之寒没有离开教室,坐在座位上准备解决这个事情。关于择校的事,他其实已经准备好一些时间了,像沉桦倩明矾,甚至戚处长这样的,他都打电话大概咨询过意见,了解过现在全国大学的一些基本情况。
  江之寒看着材料,觉得实在看不出来太多的差别。他想,既然差别不大,干脆还是以地理优先吧,优先选定了三个他想去的城市:沪宁,宁州,和荆城。这三个城市,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地处蜿蜒过南方的大江的出海口附近的地域,若论改革开放的程度,和南方的另一个三角洲可谓一时瑜亮。

  在江之寒心中,那个本科学校主要还是以防万一的替补,所以他考虑了一阵,果断的选择了荆城科技大学。
  剩下来的,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选择,选择一所重点院校作自己的第一志愿。
  江之寒苦思冥想了很久,又圈掉了几个名字,剩下来最后三个候选:
  宁大
  沪宁理工
  沪宁交通大学
  江之寒看看窗外,天色已经暗下来。他收拾好书包,把大学材料拿在手里,往家里走。
  到了家,父母都没有回来。江之寒打开冰箱,拿出两盘冷菜,胡乱热了热,对付了晚饭,脑筋却还停在那最后这三个候选上。
  江之寒想了想,给楚明扬打了个电话,问:“选校开始了吧?决定没有?”
  楚明扬说:“老大,我们明天就要上交了。学校说,这次提前决定这个,就静下心来,好好准备考试了。”
  江之寒问:“你选的是什么?”
  楚明扬笑道:“保密保密,我们说好了,周末聚一下,每个人报一报自己的选择,到时候你也来吧。”
  江之寒哑然失笑,楚明扬这家伙有时候有些神经兮兮的。他说:“嗯,如果我没什么临时的安排,就过来你这家伙到底选了什么,还要吊我的胃口。”
  楚明扬哈哈大笑了两声,说再见挂了电话。
  既然要聚会,江之寒也懒得再给其他人打电话了。倪裳的名字在心里一闪而过。但自从伍思宜回来以后,江之寒有些刻意的强迫自己不要去想这个名字,即使是作为普通的朋友。但倪裳会选哪个学校这个念头,还是坚强的在江之寒的心中逗留了一阵。
  江之寒回到书桌旁,拿起资料,想要再仔细比较一下三个学校的相关专业介绍。把那一迭材料拿起来的时候,中间掉出来一张。他弯腰拾起来,看见上面写着:
  青州大学
  青州大学也算是重点大学,教学质量不错,历史也很悠久,但解放后第一次高校院校调整的时候,最强的两个系被分割出去了,所以恢复高考以后,它的名声倒是不如解放以前,算是有几分衰落了。
  江之寒喃喃的念了两声,青州大学。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个名字很亲切,虽然这所大学他只是大概听说过。
  江之寒挠了挠头,拿起那张介绍的纸,认真读起来。
  介绍的彩页上,有三张校园的照片,一张是大门和大门旁边老校长题词的,一张是图书馆和图书馆前面草坪的,最后一张是新修的第八教学大楼的。
  江之寒跳过那些文字,把眼光定在那三张照片上,心里亲切熟悉的感觉越来越重。他有些奇怪,虽然青州是处于那个三角地带内的,一个风景秀丽的中等城市,他从来没去过那里。实际上在十七年的岁月里,由于以前家里经济不算太好,江之寒真正出了两川省的旅游也不过两次而已。

  江之寒拿着介绍的彩页,一下子愣在那里。这亲切的感觉到底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有几分像前两天看到那个初三女孩时的感觉?
  他重新坐下来,认真的读青州大学的介绍,包括它的历史,学科构成,和展展望。从介绍上看,学校还是挺不错的,不过同样是重点,它在中州的名气远远小于江之寒开始勾出的那三所学校。
  一时间,江之寒为难起来。这种特别的亲切感,不仅没有帮助他作出决定,还让他在原来的候选中又多出来一个名字。他认真的把青州大学的名字写下来,和其它三所学校放在一起:
  宁大
  沪宁理工
  沪宁交通大学
  青州大学
  江之寒左右前后,颠来倒了好一阵写了这四个名字的纸,仿佛想单单从名字上就看出个优劣来。但直到睡觉,这个工作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一觉醒来,江之寒在院子里练过功,只觉得神清气爽,心里想,这应该是一天脑筋最清醒的时候吧,赶快把这事给定下来。
  江之寒走回屋去,把那张纸重新拿起来看了看。在原来的三个选择中,他稍稍的有些偏向宁大,以前同倪裳聊天,江之寒还提起过,说宁大虽然名气不如p大和t大,但若单论理工科的研究水平和治学严谨,据说是和p大t不相上下的。
  可自从昨天偶然现青州大学的介绍文件,江之寒就觉得青大这个名字相当的亲切,倒让他更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想了想,给伍思宜打了个电话。
  “喂,谁呀?”伍思宜有些慵懒的声音传过来,江之寒才意识到时间太早了些。
  他抱歉的说:“打搅你睡觉了吧?”
  伍思宜啊了一声,“是你呀。嗯,没有有什么急事?”
  江之寒说:“倒也不是什么急事,不过一下子想起来了,想问问你的意见。”
  伍思宜说:“你说。”
  江之寒说:“我不正在填志愿吗?重点大学我初步选了四个,但看来看去差别不算太大,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伍思宜好像有些高兴的样子,“你问我的意见呀?”
  江之寒说:“是啊,要不我给你讲讲是哪四个?”
  伍思宜拦着他说:“别,我也不是很懂按我说呢,如果条件差不多,实在不知道怎么选,就看哪个最顺眼,就选哪个好了。”
  江之寒问:“就这么简单?”
  伍思宜轻笑道:“就这么简单。反正呀,这是我的办法。”
  江之寒想了想,说:“嗯,就听你的吧。”
  放下电话,拿起支红笔,重重的画了个圆圈,把青州大学圈了起来。
  (多谢支持)
或许您还会喜欢:
阿庆淫传系列[修订版][全文]
作者:z6793642
章节:80 人气:7
摘要:我叫阿庆,父亲在我九岁时因车祸去逝,身为独子的我便从此和母亲俩人相依为命。妈妈自从接管过父亲遗留下来的生意,白天便无法抽空来陪着我。她怕我独自儿在家里会感到寂寞害怕,便常常聘请了钟点保姆来我家充当陪客。时间大多是午后一点至傍晚七点左右。我下课后的时光大多都由这些阿姨或姐姐们陪伴我度过的。 [点击阅读]
我上过的少妇们
作者:yello
章节:3 人气:134
摘要:第一章洁篇之初识少妇我上的第一个少妇,是在新浪聊天室裡认识的(一个人很多可以聊性的聊天室)。她的名字叫洁,当时她31岁,老公经常很晚才回家,所以她有些寂寞。聊了几次以后我们就通电话了,她的声音很好听。就这样交往了一个多月我们就见面了,不过第一次见面没什麼。2002年2月5号,我们第二次见面。 [点击阅读]
妈妈和姐姐的裤袜《全本》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100
摘要:我的名字叫做李雨扬,十八岁有时候想起我家的事情还真是有点不可思议,毕竟这种事情不是一般人会体验到的,几年下来思绪总算整了个清楚,便写一写分享出来当我还没记忆,仍然懵懵的时候,身边就没了爸爸,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办活动请家长到学校,我还傻傻的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爸爸妈妈小小的嘴唇轻轻颤动了几下,说道:「小扬呀,爸爸去很远的地方罗」当然年纪长了知道原来爸爸是在一次死亡车祸中开车被酒醉驾驶给拦腰撞上, [点击阅读]
少女的心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397
摘要:序言第一章我的初恋第二章风流的夜第三章性的折磨第四章新婚之夜第五章段落告终第六章同胞姐妹第七章继父与长女第八章继父与小女从前总在国上的网上游荡,无意间发现了凹凸,看著眼前满屏的汉字和熟识的语言,感到万分的亲切.至今来到凹凸已将近三个月,时间不长,但凹凸给我最大的感觉便是——人情,凹凸的人情味儿真的很浓,每次上来,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及新发表的文章,总是有一种重相逢感觉. [点击阅读]
我和公公的故事《三》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395
摘要:夏天的夜晚也是炎热的,欧阳雄电视也没有心情看了。儿媳忙好家务活后,跟他打了声招呼就溜进房间去了,让欧阳雄很不习惯,儿子没回来前都是儿媳陪着他看电视的,跟美女儿媳一起评时事、说八卦、聊聊偶像剧,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儿媳偶尔穿着很清凉。那短短的睡裙而露出的雪白大腿,细吊带衬衣下那深深的雪白的乳沟,那半透明的衣衫下,隐隐约约看看到那性感的文胸,甚至,那可爱的小内裤都能看得到些许痕迹。 [点击阅读]
赤裸的妈妈
作者:将曲勒
章节:18 人气:23
摘要:赤裸的妈妈1(一)早上的空气感觉特别好,而且人也相当地少。我不断地向前跑去,将清晨特有的清新空气一口口地吸入肺里!我叫做小逸,刚刚退伍没有多久,正在准备要考大学,由于在部队养成习惯,所以早上起来跑步,成为我相当重要的工作。算一算我至少跑了二十公里,而我这时候放慢脚步,然后散步回去。 [点击阅读]
林中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67
摘要:「小心,千万别给他溜了!」耳边娇叱连作,逃入林内的白衣文生忙不迭地隐入林荫深处,点了臂上穴道,止住了血,这才将染血的衣裳脱去,撕去一截,将臂上伤口紧紧缚住,确定没有一丝血味外溢之后,才忍著痛换了另一件绿衫。好不容易才喘了一口气,文生眼中一片狠毒之色掠过,忙摒住了气息,追入林中的追兵就从他身边数尺之地经过,一呼一吸之间已经去远,可见来人功力之高。 [点击阅读]
我和姐妹花的激情岁月
作者:大龙虾
章节:4 人气:98
摘要:大学毕业后,由於家里没有关系,四处奔波了半年,我才进了一个化工厂,过完春节,带着行李走进这个破落的企业时,我感觉我的人生就像这个企业一样,再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起色了。没有想到的是,到了这个企业竟然受到了企业里大大小小领导的一致欢迎和肯定,因为我是化工专业科班出身,而且从北方来的我酒量特别的好,这在经常需要应酬的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点击阅读]
春闺秘史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389
摘要:第一回踏芳陌才子窥香肌入罗帐佳人试玉棒第二回献娇媚雪肉照灯光弄风骚唇朱品玉萧第三回藤塌昼眠花明玉洁阳关小别夫义妻贞第四回绣袜红鞋艷妆邀宠缨声燕语浪能承欢第五回倒浇腊骑马入宫门反插花取火隔山岭第六回翠被露春光羞逢阿母燕汤生雅诗戏耍檀郎第七回听新房重温旧风味扒纸窗饱看活春宫第八回颠鸯倒凤桃帐留战迹温香软玉蓉褥惜娇躯第九回羡鸳侣邻女断柔肠求鳞儿花娘产英婴第十回半老除娘偏饶风韵多情夫婿永结恩盟第一回踏芳陌 [点击阅读]
邻居胖奶奶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388
摘要:邻居胖奶奶是一个非常慈爱的老人,那年69岁了,人老就发福,胖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老太婆。胖奶奶姓李,老伴死了十多年了,年轻时生了7个孩子,前六个孩子没出周岁就夭折了,好不容易第七个孩子长到了十二岁,那一年,又得了怪病死了。李奶奶的命就是这么苦,村里人无不唏嘘感叹。这么多年了,李奶奶也过来了,李奶奶见了村里的孩子就疼得不得了。那年我十三岁,青春期的我已经有了很强的性幻想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